旧作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旧作文网 > 庶女上青云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芜押宝成功,如今做了御前第一人,得了皇帝信任,又比普通太监有学问,还能放下面子,随时舍弃读书人尊严,只怕是个狠角色,可这样的人也极容易在权势斗争中翻车。

背后没有功勋显著的世家,没有一步一个脚印的业绩,到时候清算起来连个依傍都没有。

将女儿嫁给他的养侄,必然会背上“奸佞”的印记,得利不得利两说,可顾家几代清白书香门第明摆着会化为乌有。

顾老爷并未在别院久留,当天就坐船又回了苏州城,他并未说什么,可从第二天请安时崔氏脸上明显的喜色就知道这件事是不成了。

顾一昭松口气。

崔氏肯定舍不得亲生的二娘子,又不会推前头夫人生的大娘子,否则一个“歹毒后母”的名号就能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根据她跟大姨娘的争斗史也不会推三娘子和六娘子,否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这来来去去,就只剩下了四娘子和自己。

万一二姨娘受了太太影响也不愿四娘子嫁过去,那岂不是最后倒霉嫁过去的是自己?

虽说现在还小只不过顶个名头,而且还能狐假虎威让自己日子好过些,但日后真嫁过去了,只怕抄家灭族起来也跑不掉。

说服顾老爷让他放弃这门亲事才是上上选。

此时顾一昭还不知道,她跟四姨娘偷偷推开船舱里的窗扇,往外张望。

姑苏人烟阜盛,百姓枕河而眠。

顾一昭讶然,她还从未见过古代水乡呢。

十步一水港,五步一小桥,石桥朱塔处处相望,纵横城中到处是水路,细雨垂杨系着各式小船,有卖菱藕的,还有卖唱花船。

看见花船后四姨娘吓得赶紧捂女儿眼睛,想了想又松开:“看看也罢,万一走丢了还知道不能上那种船求救。”

接着正色教育顾一昭那种船不是好东西,不得靠近云云。

顾一昭忍不住偷笑。

原来四姨娘教育理念还挺先进,知道疏不如导的道理。

从阊门进城后四姨娘就给顾一昭讲解:“那是乌鹊桥,还有阖闾城,老爷说南浦春天里一川烟草俱绿,是极好的景色呢。”

又指点风光:“听你爹说从苏州城一路往西北上,就能到金陵府,再沿着京杭大运河,还能到更远的地方。”

她这点见识都源自老爷,但也让顾一昭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古代就已有这么发达的水上城市,比威尼斯都繁华许多。

沿河进了城,又在一处码头停下来,过了许久,顾一昭才听见仆从在外面说:“请姨娘、娘子们落轿。”

下了船,偷偷打量看见这里是个小码头,落在河边,朴素石头不显,也不知是特意清场了还是自家仆妇多,居然没看见顾家仆妇之外的人。

后来坐了轿往码头后头走,看见码头靠岸这一侧都圈了以来,顾一昭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私家码头。

即使知道顾家有钱,也没想到能这么有钱。

坐了轿子又走了半盏茶功夫才到顾家大门口。

四姨娘旅途劳顿,不满嘀咕:“怎得刚才下船不直接进府啊?非得绕这么一圈累死人?老娘都快憋不住了,急煞人。”

顾一昭赶紧扯扯她袖子,仔细询问,才知下船地方是顾宅后侧的一处码头,太太偏要坐着轿子进大门,所以才绕了这么一圈。

旁边服侍的小丫鬟不明所以,倒豆子一般说出来:“实在是不巧,原本我们家大门挨着的那块河道淤堵清河,所以只能委屈太太从后门进来。”

顾一昭摇摇头,顾介甫是一城长官,在封建皇权下哪个清河道的不长眼,敢专挑知府夫人进门时清河道?想必一般都会跟府上打招呼,和管事询问核定过日期后再动工。

崔氏不在家,那对接的管事想必就是两位姨娘的人……

崔氏也没接这茬,而是让人又抬轿子到正门,怪不得先前在码头耽搁了那么久。

太太轿子从正门进了宅,顾家这些小娘子和姨娘走得西侧门,四姨娘趁机去五谷轮回之处,轿子又走了一段距离,这才听见一声“落轿!”

顾家别院已经够让五娘子惊讶,没想到城里的顾家大宅更是宏伟,大约有60亩地,40000平方米,相当于五个足球场,要知道恭王府也就90多亩地,也多亏祖上置下这片家业,否则真不敢住。

“那算什么?那一整条街都是顾家的宅邸。”四姨娘小声给顾一昭讲解。

据说老爷嫌官衙挤窄,索性就搬进了这套祖宅,反正是祖产,也不怕言官们弹劾。

等进了正院与太太汇齐,自有仆妇打帘,除了老爷,为首几位珠翠满头的早立在日头下,恭顺行礼:“见过太太。”

太太却并未让礼,由着她们几个在女儿前行礼,倒是几位小娘子有眼色赶紧侧身去不受亲娘的全礼。

顾一昭小心打量,打头那个绝色美女应当是三姨娘,非但生得好,一举一动都柔弱无骨,所以即使一脸的飞扬跋扈也让人心生怜惜;

旁边长得朴素的应当是二姨娘,上来就亲亲热热来扶崔氏,一脸“我要告状她们欺负我!”的神色;

而两人背后很低调随大流的应当就是大姨娘,笑得得体,站得笔直,就是总让人感觉没有灵魂,有一种伪人感。

“小五看什么呢?”

顾一昭不提防忽然被老爷点了一句,赶紧低头做不好意思状:“我觉得咱家真大!”

老爷笑:“倒不及太原老家一半大。”,一边伸手来扶太太进院:“这几个月园子整修完了,正好今日搬进去。”

太太便问起院子的修缮情况。

两人一问一答,倒衬得其他人多余了。

几位姨娘看着老爷扶太太的手,就流露出各种神色,却也都懂得收敛,反应过来后相视一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