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旧作文网 > 但闻故人音 > 第69章 第 69 章

第69章 第 6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五日后江禾离京,护送赤丹入京的卫队同时启程,而崇政殿上,一众宗室正接受着群臣的筛选。

历经元安十七年变乱,皇室凋零,如今嘉圣帝一脉只剩刘嘉玥。站在殿中的人选里,有几个无爵位在身,平日不爱读书,靠着皇粮游手好闲,面对老臣们的提问一问三不知。

一轮选下来,赵黎作为当世大儒,五官皱成一团,言辞恳切:“殿下,小郡主自幼在东宫受教,学识过人,更是嘉圣帝曾孙,臣以为宗室众人,没有比小郡主更合适的储君人选。”

和九月初那晚如出一辙,殿上没能给出第二个人选。洛闻音一度怀疑是自己多虑,或许黄彦锡身后没人,刘静姝的死的确是意外。

但她依然要把诱饵放出去,对手不出招,那就己方出招,如果最后证实背后无人作梗,再立刘嘉玥也不迟。

根据事先商量好的,这话由许沅姬来说:“储君是明日之君,刘嘉玥年纪太小,上位恐会主少国疑。”

群臣齐刷刷抬头。

听这话的意思,储君选定就要即位,只要有太后监国,秦王摄政,皇帝年龄虽小,朝政并不会乱。可既然说到主少国疑,明摆着太后和秦王要还政,那十岁小孩还真担不起这副重担。如果让外臣辅政,谁知会不会出现权臣乱臣。

饶是赵黎曾教过刘嘉玥,不管她有多少私心,也不能继续举荐刘嘉玥。

宗正卿最难,名册是他奉上的,选不出人,还得找他麻烦,想了想,便出列叩拜:“禀殿下,自古没有臣选君的道理,这储君,不如由殿下和太后亲自挑选。”

坐一上午不出声的洛闻音咳了声,看向屏息垂首的群臣:“就这么办,这些人留下,你们都退下。”

待朝臣退出殿后,她才仔细打量这些刘家人。

曾经他们可以说是手足,如今他们没了血缘关系,就是君臣。因刘玚父子做的那些事,她不喜欢男人,将男性宗室撵走后,留下的女子里,年龄最合适的那人叫刘静妤。

这人住在兴平县,去年袭爵乐康公。其祖父是元安帝的幼子,当年嘉圣帝留下这位幼弟,封为乐康王。

爵位传到这一代,降至公爵。

刘静妤今年二十一,生得秀气,眼角总是垂着,只在答话时上瞥,似乎带着惧意。洛闻音用玉如意抬起她的下巴,正要问话,就被一枚玉珩吸引了目光。

黄白相间,有小缺口,雕纹粗糙,是次等货色,不像官家使用之物。

玉珩挂在腰间,可作为装饰品。然而刘静妤不时抓紧玉珩,从这习惯性动作来看,说明这是她重要的随身之物,甚至是精神寄托。

偏洛闻音还看这东西眼熟,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便问:“这枚玉珩的质地与你身份不符,从哪儿弄来的?”

刘静妤道:“是臣的母亲留给臣的。”

过去几日,洛闻音粗略了解过这些宗室的出身。

乐康王膝下只有一子,袭爵为郡王,这郡王嗜酒成性,府中妻妾成群,却只生下一个女儿。刘静妤出生前半年,被酒色掏空身体的郡王一命呜呼,其母又因难产而死,她生下来就成了孤儿,由府里的嬷嬷照看长大。

孩子没有母亲就没有依靠,而宗亲在年满二十前不能袭爵,俸禄只按一年百两银子发放。这点钱要养府中人,分下来每人得不到多少,个别下人胆大,偷拿主子的东西去换钱。

洛闻音怀疑玉珩被黑心嬷嬷换掉,留下个便宜货。

她还没来得及同情刘静妤,就听在旁边看了半晌的燕岚道:“这玉珩我似乎在哪儿见过。”

这就很不对劲。

如果只是她觉得眼熟,或许是看走眼,怎么会连燕岚也觉得眼熟?

她们没事不会去闲逛,交集最多的地方是安国府,其次是宫里,府里没这样的玉珩,宫里不会出现此类劣品。

洛闻音暂时想不明白,让宫人带宗室们去休息。

看日头正是晌午,许沅姬留两人在宫中用膳,饭菜家常可口,还有新摘来的石榴。

停箸时,洛闻音道:“娘娘看那些人如何?”

“马马虎虎。”许沅姬把剥好的石榴推她面前,“不过乐康公这人,先帝说她不肖父,多次派人查过,怀疑她不是刘家人。”

据说乐康郡王十几岁时伤了命根,这本来是王府秘密,不知谁多嘴,传到刘玚耳朵里。起初他不以为意,可后来看郡王妻妾成群,却没有孩子,刘玚便开始相信传闻,只要这一脉无后,爵位就能废除,对皇权来说是好事。

可宁泰元年冬,郡王府传出侧妃有孕,当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刘玚忙派太医前去。

“可侧妃在庙里祈福,太医没见着人影。”许沅姬喝了口汤,继续道,“半年后郡王猝死,先帝想将侧妃接到京中,可她说不愿离开兴平,这事便作罢,后来孩子出生,侧妃血崩而死,先帝还是不死心,可人都死了,查无可查,这一脉的爵位得以保留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