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旧作文网 > 但闻故人音 > 第32章 第 32 章

第32章 第 3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立国之初,为了拱卫京师,太祖下令在望京附近建立三县,正北兴平,正东安盛,正西永昌。

以前三县由世家轮流驻防,驻兵时多时少,后来城防交给安国军,各县分别驻兵三万五千人。

洛闻音从西向东画出个弧圈:“永昌县由乾骁卫驻守,大将军叫楚淮,安盛县由镇远卫驻守,大将军叫宋媛。我的这四位大将军里,你认识的周璇和宁远清是战将,宋媛是守将,楚淮则是管钱的。”

大陆西面临着大洋,海西道港口密集,海贸繁荣,货物要运到望京,永昌是必经之地。而中原腹地往东走,是乌阳人的地界,敌人如果攻破淄顺,要长驱西进,安盛就会成为望京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人用得妙,燕岚猜比起上前线,楚淮和宋媛更擅长坐镇后方。

“她们都在元正宴上见过你,要说完全不认识你的,只有一个。”洛闻音的手指划过河间、广原两道,在东边城池的图标上画圈,“靖边侯兼征东府大都督江禾,她统领着十一万靖边军,和宁远清一样是陌刀将,同样勇冠三军。”

她抢过燕岚手里的糕,咬掉一半,把剩下那一半塞进燕岚嘴里:“江禾的参军叫金素钏,漠南人,是个萨满,此人会用奇药,我身上的毒就是她解的。”

金素钏去年底回京,在安国府待了两天,到周边去游玩。前几天在梵真寺和行念师太讨论佛法,再过几日,她要离京回淄顺,走前会来府中辞行。

洛闻音道:“等她来了,我带你见她一面,你们准能聊一处。”

关于这毒,太医令只说是奇毒,却看不出是什么毒,燕岚趁机问:“到底是什么毒,要漠南的巫医才能解?”

“天蝰蛇听过吗?”洛闻音抬脚踩在她脚背上,“乌阳人的图腾。”

“听过。”燕岚颠了颠被踩着那只脚,“这种蛇在东隅戈壁滩上活动,有壮汉的胳膊那么粗,一般来说,体型这么大的蛇无毒,但此蛇例外,被咬一口,不出半个时辰就能毒死人。”

她回想了一遍,不记得洛闻音身上有蛇咬的伤口,难道是箭上带毒?

那么致命的位置,如果箭上有毒,九成是救不回来的。于是燕岚问:“你没去过东隅,怎么会中这种毒?”

“我也想知道是谁把蛇毒带到的。”洛闻音道,“那年庆功宴上,有人把毒下在酒里,正因为不是被咬,而是喝下去了,我才能活着。”

乌阳人把天蝰蛇奉为神灵,擅自捕蛇要被砍掉双手,能捕蛇取毒液,定是首领级别的人物。

而朝中和周边往来最密的是鸿胪寺众官,黄彦锡恰好是鸿胪寺卿,如果受人之托,利用职权便利,弄些蛇毒入京,只是顺手的事。

但洛闻音不相信刘稷邺的脑子,所以要刘娴君去试探,试图找出背后那人。

燕岚又想到她对刘玚的恨意,思忖着道:“会不会是陛下?”

“不会。”洛闻音不带犹豫,“老头子要利用我,不会早早置我于死地。”

说到这里,她又得意起来:“二十几万人驻扎在城外,我要死在宫里,我那些手下一人一脚,就能踏碎望京城墙,再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老头子淹死,他哪能这么笨?”

这话燕岚是信的,不然刘稷邺就不会拿着圣旨还被赶出军营。

洛闻音心情好,兴致随之高涨,合上舆图:“不说了,沐浴去。”

燕岚回来时跑出一身汗,在屋里没凉下来,后背有些黏,是该到浴池里洗个干净。

她搬开脚背上那只脚,起来时又被扯住衣袖,洛闻音微扬起下巴:“昨夜没看清楚,我也去。”

昨夜仓猝,烛光又暗,谁都没看清。

床榻间的厮磨让燕岚丢掉羞涩,坦然地接受了诱惑。她仿佛一夜间成了风月老手,耳根不再泛红,反勾衣袖握住那只手,把洛闻音带到怀里:“一起,我要趁今夜看清楚。”

你来我往太没意思,她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让洛闻音尽兴。

晚上柳映真来了三次,还不见人从浴室里出来,便让侍女来整理床铺,又让东厨熬了两碗大补汤。

*

崇政殿大朝,刘玚颁下诏书,燕岚册封昭澜郡主,职位不变,依然担任尚药局药丞。群臣品着封号,秦王没来上朝,新郡主没来领旨谢恩,意思很明显。

这两天刘稷邺告过几回状,今晨特意早起,写了奏折,要参宁远清一本。

折子递上去,刘玚没看,敲着膝盖道:“宁卿,接连这两日雨大,城西河道可还通畅?”

河道归工部管,长戎卫只负责疏浚,皇帝点名发问,是要借此问罪。

宁远清出列,从衣袖里拿出折子:“陛下,臣先前让刺客进入上御苑,如今又疏于城防,不知河道是否通畅,自请流放边州做一戍卒。”

队列中沈家两姐妹先后出列,说着请罪的话,递上折子。

怎么回事?刘娴君察觉出气氛不对,准备点工部尚书回到河道问题,眼睛才看过去,兵部尚书许筠已出列。

刘玚神色沉郁,看那绯色大袖间伸出只手,手里举着三份折子。

许筠是皇后长姊,入仕近三十年,一直在兵部任职,与洛闻音手下众将关系极佳,她道:“启奏陛下,兵部接京畿三卫大将军奏报。”

刘玚摔了手里的几本折子:“她们的折子该送去安国府,你们三人也一样。”

被他手指点过的三人跪下,宁远清磕头道:“陛下收了秦王的帅印,她就不是安国军的统帅,臣等不敢往安国府递折子。”

内宦送上另外三人的折子,无一例外,都是请罪辞官。宋媛写得最长,提到劳动皇子代管军务,甚是惶恐,不敢再食朝廷禄米,愿率手下请辞。

让刘稷邺先去军中视察,而不公开代管安国军事宜,刘玚正是怕三军不服。

不想洛闻音竟授意手下来这一出,宁远清没把话说开,他却能听明白。只要统帅换人,安国军就不再为朝廷效力,今天是将领请辞,明天就是士卒离营。

这些沙场劲卒会去哪里,各自回乡,还是围困望京?

刘玚不知道,他不敢赌,这是场以退为进的兵谏。

面对失控的局势,他自叹不该同意洛闻音去军中,再放出军政大权,那话说得不错,如果洛闻音有反意,他将坐不稳皇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