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点值得在意,弄些周边部族的宝物。鸿胪寺接待外宾,有时会和商贾打交道,但他们不能私下置办货物,否则是以权谋私。
“阿姊继续和他往来,看他能弄到什么宝物。”洛闻音坐到铜镜前,拿金簪在头上比划,嫌弃地扔桌上,“这么金灿灿的,俗死了。”
刘静姝多看两眼,看出这簪子不是府里的,便道:“难道是那药丞送的?”
“我抢来的。”洛闻音推她出屋,“老大王身体不好,阿姊早些回去照看。”
*
隔天元正宴,皇帝坐在龙椅上,身侧挨着皇后,右下方是两位皇女,左下方是皇子和一众宗王,百官依品阶,文武混坐在高阶下。
席上无事,地方官称颂圣德,百姓安乐,刘玚自叹即位二十二年,文治武功一统天下,携许沅姬向众臣敬酒。洛闻音随众起身,酒爵放到嘴边,一滴不饮。
宴席快结束时,百官要再贺一轮,祝皇家千秋万代,大越国祚永昌。
刘玚等的就是这时,饮完酒,笑声转为叹气:“朕早过知天命之年,膝下有三个孩子,却还没享受过含饴弄孙的乐趣,众卿家中有适婚的晚辈,便送到京中来,朕想为太女挑选夫婿。”
这话说得刘娴君脸色一变,看向龙椅旁的许沅姬,却见皇后笑容沉稳,端庄自如。
自及笄礼后,掖庭居选送的俊才,都被她找各种理由推掉。几年前,把侄女养入东宫,刘玚对此不加过问,东宫僚属便默认小郡主是太女继承人。
怎么在此时提出招婿一事?
刘娴君想不通,洛闻音反倒心如明镜。太女招婿是幌子,给刘稷邺选王妃才是正事,长幼有序,长姊的枕边无人,做弟弟的就得等着。
随便找个人,冠上太女夫的名号,下一步,就能宣布燕岚是平都王妃。
洛闻音本打算上元后再提此事,如今不能再等,当即离席,拜道:“臣府中缺名药师,想向陛下讨要个人。”
众臣停杯,席间安静,无数双眼睛一齐看向上方。
洛闻音朗声道:“臣请赐尚药局药丞燕岚入府。”
“燕岚是个不错的药师。”刘玚夸赞之余,并未表态,而是拂须笑,“不过此事朕不好做主,要问顺义侯夫人的意思。”
忽然被点名的燕菀答道:“全凭陛下做主,如果要问臣,那臣以为,不如去问燕岚。”
洛闻音摸着拇指,那里没有扳指。
当初一道圣旨昭告京师,燕岚入尚药局,如今要放她出宫入安国府,同样只要一道圣旨。刘玚没表态就是拒绝,但给刘稷邺选妃的事还没挑明,直接驳回这请求显得小气,便把决定权抛给燕菀。
哪有皇帝做不了主的事,燕菀知道侄女的心思,又不好直接违背圣意,干脆再把问题抛出去。
有姑姑就是好,关键时刻总能助推一把,洛闻音向燕菀投去个感激的眼神。
内宦去了小半晌,领着燕岚到来,女官不能上台,就在台下跪拜,听完刘玚的问话,她道:“臣蒙陛下恩典,入尚药局为女官,理应留在尚药局,以报陛下天恩。”
话到此处,没有下文。
洛闻音只当她先说感恩话,再请求离宫,等了片刻,只等到沉默,眼看刘玚张嘴要发话,抢先一步道:“燕药丞的意思,是不肯入安国府?”
她侧眸看向燕岚,可对方不看她,叩拜在地:“臣愿终生待在尚药局,随侍陛下左右。”
元正宴是开年第一大宴,京畿道六品以上官吏,其余各道州官,但凡身上有爵位的宗亲,全坐在席间,大气不敢出。
在燕岚开口前那刻,洛闻音志在必得,从没想过会被拒。过往种种,好像只是前朝郡主为泄私愤,演一场深情的戏码,享受愚弄她人带来的快感。
可笑她还深陷其中,巴不得把一颗心交出去。
这样直白的拒绝,连刘玚都觉意外。洛闻音位高权重,极少提出请求,因此朝臣们从不会公开拂她的面子。燕岚必须留在宫内,给刘稷邺备着,但只要人今天不离宫就行,万事可徐徐图之。
刘玚清了清嗓缓解气氛,道:“秦王府里缺药师,待上元过后,朕当从尚药局挑选一人入安国府,到时燕卿也要参与选拔。”
“不必了。”洛闻音不再看燕岚,捏紧袖中香囊,回到席间,举杯道,“既然燕药丞如此忠心,我自当祝她前程似锦。”
百官见她不恼,纷纷举杯相贺,刘玚让人在末席添座,叫燕岚入座。
两人就这么隔着人潮,各藏心事,看不清彼此的神情。
席散后,洛闻音叫了几个下属,到酒肆里饮酒,桌上多喝了几杯,回府时带点醉意,风一吹头闷疼,没留意府门前高挑的身影。
燕岚在这儿站了两个时辰,手脚冰凉,看她直走入府,只当被忽略,忙追上去轻唤:“殿下,我......”
洛闻音脚步微顿,没回头,解下腕间的香囊向后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