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文网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旧作文网 > 神明鉴察 > 第17章 蝉不懂禅,妄称知了

第17章 蝉不懂禅,妄称知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人离开前,老嬷嬷不示弱地踢了乞丐一脚。

乞丐平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本就孱弱的身体受重伤恐怕撑不到武陵城了。

他先犯错,谢今恃是自卫才出的手,只是不知元始天尊是否也这么想,会不会认为她出手过重,她会不会又犯下新的孽障。

经此一遭,周遭的难民大多都打消了心中臆想,毕竟谁也不想拿性命去赌一时快感。

谢今恃与老嬷嬷的关系拉进,两人现在也算半个生死之交。

途径一座山,山间有条路,路口处立了块木牌,牌上写着清泉寺。

老嬷嬷被牌上的内容吸引,在木牌前驻足了好一会,谢今恃问:“您想去庙里看看吗?”

“姑娘,你是个好孩子。”嬷嬷抬头看向长长的阶梯,眼中盈盈秋水,“我一把年纪,到了武陵城也剩不了多少时日,索性呆在这寺庙里了。”

谢今恃望着阿婆的双眼,是对生的眷恋,亦是对死的渴望。

她缓缓开口:“山路曲折,我陪您同去吧。”

阿婆没有回答,转过身往山头跋涉。

她的无言正如此前说过的话——路是大家的。

上山的路陡峭,谢今恃护着阿婆身旁半分不敢懈怠,仔细观察一番,她才发现阿婆也受了伤,腿脚不复之前利索。

原来,阿婆是怕到不了武陵城吗。

一路间四周死寂,山林一声鸟叫也没有。

谢今恃不想让本就悲伤的路途显得沉闷,试图打破这种寂静,她与嬷嬷聊起话头:“阿婆不像是寻常出身。”

这似乎戳起了阿婆的回忆:“儿时念过几年书,后家道中落,又逢乱世,亲人死的死,亡的亡。”

说到至情处,嬷嬷抬手揩去眼角的泪。

“倒不如从未念过书……”

谢今恃出身官家,遭人陷害满门抄斩。同样是前半生走运,后半生遭殃。

她为求活命不得不颠沛流离,幸在入了武陵派,才让孤独的人有了归处。

脑海中谢府的画面和记忆都恍如隔世。

“阿婆……”

她对阿婆感同身受,可安慰的话如鲠在喉。

犹豫再三下,她伸手宽慰般拍拍阿婆的肩。

山不高路途短,两人步行一刻已能眺望山尖的寺庙。

抵达山顶,清泉寺的牌匾掉了漆,跨过门槛,院墙旁搭了把竹扫帚,扫帚下压着零星落叶,能瞧出有人生活的痕迹。

进去庙观,金身佛像慈悲笑着,老嬷嬷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她模样虔诚,谢今恃不知阿婆在想什么,或是祈求今生的苦难能够少些,或是祈求来世能投个好胎。

谢今恃转过身,从发现门口走来的老和尚,他转动手里的佛珠,眼睛被纱布缠住。

她不想打扰阿婆的祈祷,默默观察着老和尚,老和尚同样只在门外驻足。

二人意外的默契,没人打扰安详的一幕。

嬷嬷祷告完,捡起地上的柺杖,她颤颤巍巍想要站起来,谢今恃连忙上前搀扶。

此时老和尚出声:“二位施主来此想要求些什么,贫僧说不定能为施主答疑解惑。”

谢今恃回头看老和尚,他既是盲人居然知道这屋里有两个人,当真神了。

嬷嬷说:“我想说的都与佛祖说了,只盼佛祖能了却我心中愿望。”

老和尚低头,转动佛珠的手未曾停下:“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施主若心中向善,佛祖自会为施主了愿。”

“不知另一位施主所求何事?”

谢今恃微微弓腰:“我是陪阿婆来的,并无所求。”

和尚又问:“施主没有想知道的事情吗?”

谢今恃摇头,隔着厚厚的纱布,她感觉老和尚似乎正睁着眼睛与她对视。

“我想知道的都有答案,不再劳烦佛祖了。”

老和尚苦笑着摇摇头:“蝉不懂禅,妄称知了。”

“譬如我只是用纱布缠住双眼,你便以为我是盲人。”

老和尚又说,似在解释为何这么做。

“人对弱者总是更容易放下戒备,在庙堂中若站着一位紧盯着他的和尚,反而不容易对佛祖敞开心扉了。”

谢今恃抿抿唇,她仔细听,寺庙外竟响起此起彼伏的知了声,分明上山路上一只也没有的。

她故意卖关子,问老和尚:

“那我想知道,我此行能成吗?”

老和尚仿佛知晓天地万物,毫不示弱地回答:“因果轮回,你乃破例之人,所行之事不会成功的。”

老嬷嬷听这话是不好的意思,连忙帮她问道:“破例之人?好好的姑娘怎么就不成呢。”

和尚回答:“她破了轮回之例,身上有血灾,欠了天债。”

乞丐应当还吊着一口气,血灾大概指的是武陵山上因她无辜死去的弟子。

轮回之例则是指,她本该死去,却重返于世间。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