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结束训练时已经快凌晨两点,俱乐部楼下的奶茶店灯都熄了,唯有大厅墙上大屏还在放当天下午的比赛回放,背景音从音响里隐隐约约传来阮见木的声音——清冷,要不网友说他解说没激情呢。
游焕刚坐上床打开B站,准备放松一下,首页推送了一条剪辑标题:【说阮见木游戏理解不行的死鸭子进来看】。
他一眼扫过去。
沉默点开,反手二倍速。
心里还带着点不服气的自嘲:死鸭子,我吗?
视频的开头,是他在直播时看切片的片段。他那句“游戏理解成这样,做解说难为他了”,剪得干干净净,配了个血条清空特效。
然后开始剪阮见木讲解的那段。
画面切回比赛回放,声音渐渐清晰起来。
“这套阵容前期下路偏弱,他们的策略更像是以让为主。”
“zip这个中单盲僧,其实没有试图博经济点位,而是绕开中路主战线选择切侧翼。他对打野节奏判断很准,所以敢这么打。”
“他大招交得早,是为了打断对面阵型,而不是要收头。”
没有一句废话,也没有刻意地抬高或贬低选手,只有逻辑清晰、数值精确、节奏分明。
情绪温和,语速不紧不慢,每句话听起来都像水滴落进杯子里,清楚、克制、没一点犹豫。
比大多数人印象里的解说都安静得多。
但是准。
真他妈准。
游焕一边看,一边开始重构自己那场比赛的操作轨迹。
“这局我不是上头了?是因为我猜打野在上,才想抓下打节奏?”
“原来那波绕后还有这层意思……”
他反应过来自己在跟着这段切片复盘。
最离谱的是——对方是个解说,不是教练,不是队友,也不是他本人,却比所有人都看得透。
游焕突然沉默。
视频播放完时,他对着黑屏看了三秒,回神后拿起手机开始翻联系人。
“陈思源,在吗?”
“哥。”
“你不是认识……那个,阮见木吗?”
“见木哥?我认识,咋了?”
“有他电话吗。”
“你不会是要单挑吧?”
他没理,直接一个“电话”两个字甩过去。
半小时后,他拿到号码,发了条短信:
你好,我是FIS的zip,我看了你的视频,你讲得比我想的准。——游焕
对不起,我说你游戏理解差那次,是我断章取义了。——游焕
需要我发澄清吗?我公开给你道个歉。——游焕
那头很快回了。
不用。——阮见木
那要不要一起吃个饭,我请?——游焕
比赛期间,还是专心比赛比较好——阮见木
冷静得像是完全不在意。
这不是拒绝,而是提醒。
游焕看着短信界面,思考了十几秒。
他有点想不通。一般人被他这种顶级热度带着小半个圈子嘲讽过,至少得抓着热度回一波的。
再不济,也该表露点不满情绪。
但阮见木——好像压根不在乎。他说“不需要”,不是傲慢,也不是冷漠,就是在陈述事实。
不需要就是真的不需要。
游焕有点茫然。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
出于一点职业本能、和更多一点好奇,他打开搜索栏,敲下三个字:阮见木。
百度百科跳出来一大段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本科,毕业后转为职业解说。代表赛事:LPL (League of Legends Pro League,英雄联盟职业联赛)、PGL (Perfect World StarSeries,完美世界之星系列赛)。常驻平台:B站、微博。母亲为演员阮莘,父亲为其经纪人。
底下一堆成就、采访和获奖经历。
游焕盯着那些字,心里划过一个念头——
有钱、有名、长得好、成绩好、出道顺利……
这哪是不顺利。
这分明是——人生赢家。
他说话一板一眼,说“不需要”就是真的不需要,说“比赛期间还是专心比赛”也是真心希望他专心比赛。
游焕一边关掉百科页面,一边小声嘀咕了一句:“……也太正了。”
夜深,电脑的蓝光照在他的脸上,他没再刷短视频,也没开游戏,只是背靠着椅子,脑子里莫名有点乱。
灯光投在训练室的一角,屏幕蓝光映出他微微蹙着眉的脸。zip缓缓靠回椅背,盯着手机又看了会儿,才叹了一声。
“我就是个死鸭子。”他说。
但还是打算好好比赛。
就像那人在视频最后说的那句——“zip不是怕。他只是太想赢。”
FIS在八强对局中抽到了LKE——去年世界赛的亚军队伍,团战强,运营更强。
LKE的中单Rain是一位打法冷静、擅长控制节奏的选手,他那套“水银十字”流的沙皇,配合打野钟摆式入侵,曾在春季赛把FIS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赛前预测各大媒体一边倒,认为FIS挺进四强的概率不到30%。
阮见木却在一档热度不高的赛前节目录制中,说了句:“Rain的节奏没问题,但FIS是那种‘不怕节奏错,只怕不敢打’的队伍。zip的打法太极端了,他不是靠数据去赢,而是靠一个突破点直接撕开对面。”
另一位解说笑问:“你这是公然押FIS了?”
他没笑,只道:“我押zip。”
那天录像棚空调坏了,闷热像水蒸气把人裹住,助理递来水,阮见木接过瓶子,头也没抬:“麻烦跟剪辑说一声,剪的时候剪掉我这句话,会带他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