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强行约束,记录发作时间
3.发作后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
4.温柔安抚,避免强光噪音...」
写到这里,温暖停下笔,想起艺术比赛那天周野醒来时的眼神——那种羞耻和恐惧刺痛了她的心。她下定决心,要让他明白这没什么可羞耻的,就像近视或过敏一样,只是一种需要管理的身体状况。
周末,温暖借口去林小雨家学习,实际上是去咖啡馆布置展览。她和张阳花了一整天时间设计展线,挑选合适的画作打印装裱。当看到周野的作品整齐地挂在墙上时,温暖忍不住红了眼眶。
"他会喜欢吗?"她小声问。
张阳拍拍她的肩,"那家伙会哭的,我保证。"
回家路上,温暖在一家旧书店发现了一本《癫痫与艺术创造力》。书中提到,许多杰出艺术家都有癫痫,他们的发病经历深刻影响了创作视角。她立刻买下这本书,准备作为礼物的一部分。
晚上整理周野母亲那幅未完成的向日葵田时,温暖无意中发现画纸背面有淡淡的铅笔痕迹。对着灯光仔细看,是一幅草稿——一个女性怀抱婴儿的轮廓,旁边写着"给小野的未来"。
温暖的心跳加速。这一定是周野母亲病中为儿子画的,或许是她最后的礼物,却没能完成。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脑海:她可以试着完成这幅画。
尽管绘画技巧有限,温暖还是决定尝试。她买来相同的画纸和颜料,每天晚上练习素描和调色。最初几天的成果惨不忍睹——比例失调,色彩浑浊,远不及原作的神韵。但她没有放弃,就像周野曾耐心教她画水彩一样,她一遍遍重来,直到手指磨出水泡。
三周后的深夜,温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版本。画中,年轻的周野母亲怀抱着婴儿时期的周野,两人被一片向日葵田环绕。她小心地在背面写上与原作相同的字句:"给小野的未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话:"而那个未来,会有我。"
第二天,林小雨带来了令人担忧的消息:"周野失联了。张阳说他爸没收了他的手机和电脑,甚至不准他单独出门。"
温暖的心一沉,"那我们的计划..."
"照常进行,"林小雨坚定地说,"张阳会想办法在生日当天把他带出来。但礼物和信件可能送不到了。"
温暖咬着嘴唇思考了一会儿,突然灵光一闪,"我有办法。"
她拿出一张空白明信片,画了一朵简单的向日葵,没有署名,没有地址,只在背面写道:"5月15日下午3点,旧城咖啡馆。请为'野火'保留一个位置。——向日葵"
"这样即使被他爸看到,也看不出什么。"温暖把明信片交给林小雨,"张阳知道怎么让它到达该去的地方。"
送走林小雨后,温暖回到书桌前,打开日记本:
「亲爱的周野: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希望已经看到了展览。那里的每一幅画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关于一个男孩如何通过艺术找到自己的声音。而我想告诉你的是,那个声音值得被全世界听见。
你的向日葵永远在这里」
她将信夹在《癫痫与艺术创造力》的书页中,准备在展览当天送给他。
随着日期临近,温暖的准备工作也进入最后阶段。她制作了一段视频,收集了老师、同学甚至艺术比赛评委对周野作品的评价;她练习了无数遍导览词,希望能完美地介绍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她还亲手烘焙了向日葵形状的饼干,准备在开幕时招待来宾。
展览前一天晚上,温暖站在卧室镜子前,试穿为明天准备的蓝色连衣裙——和周野第一次约去看画展时穿的那件很像。她摸着脖子上的向日葵项链,想象明天周野看到这一切时的表情,既期待又紧张。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温暖闭上眼睛许愿:希望明天,她能还给周野一片他应得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