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的是,时衿也破天荒地,意想不到地冲上热搜榜第二,和顾筝弦那条紧紧挨着。内容是“天才设计师横空出世”,并附上她给亚特兰帝国特展做同声传译的视频。
时衿也很新奇这件事,她第一次因为学识被人关注到,而且最后一天聚餐的时候,所有人都对她很友好。
倪诺是第一个赶来吃瓜并且恭喜她的,还要时衿给她留个签名照,以后混不下去的时候卖了赚钱。此外,十里八乡很久很久不联系的亲戚,都敢来祝贺她。
真情也好,假意也罢,总之,时衿很认真地道了谢,复又在对方反复提示下,正确叫出她们的关系。
三姑姥爷……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姑老爷。
时衿比顾筝弦先一天回来,苏城比伦敦冷一些,夹着湿气的风叫她瑟缩一下脖子,从包里翻出来围巾戴上。她和高离先回了趟久声述职,然后才大包小裹地回到家。
爬上六楼推开出租屋大门的那一刻,她有点恍惚。
这个房子她们住了两个多月,装修很简约,色调乱乱的,就连卧室里“衣柜”都是网上买的那种带拉链的化纤材质。
客厅里那架三角钢琴,显得不伦不类。
简单煮了碗面吃,捣鼓一阵不怎么发热的暖气,时衿留了条微信给顾筝弦:“明天几点的飞机?我去接你回家。”发完就去洗澡了。
雾气从浴室里漫出来,时衿擦着头发,拢了拢睡衣领子看到顾筝弦回复她说:“下午六点到苏城。”
当见面的日子进入倒计时,欢愉便会像往水里扔了一方墨进去一样,悄悄晕开。留在表面上的,只有一如既往的平静而已。
“好的。”时衿回复她。
综艺正好更新到第二期特别篇,时衿吹干头发松松垮垮躺在床上。电视没有联网,她只能抱着平板看。
特别篇就是正片的幕后花絮,时衿为此还特意充了VIP,能看到正片里看不到的顾筝弦。
特别篇的结尾一般会放下一期的先导片,时衿多看一秒,脸救煞白一寸,指节捏的嘎吱作响。
她颤抖着手,又去联系了总策划:“不是说把那段剪掉吗?为什么没剪?”
顾筝弦的窘迫和尴尬被毫无保留地放进第二期特别篇,弹幕都在骂她:“没实力还立什么人设?”
“之前弹钢琴的视频都是假的吧?AI换脸?”
“还梅洛恩先生的曾孙女呢?假的吧?”
后期组很聪明,只将夏然替她骂导演那一段掐掉了,所以节目里的这一段,总结起来就是:导演想要请音乐世家出身的顾筝弦弹一段钢琴,被她拒绝了。
果然,这件事又上了热搜,连带着上次在德国,R&C派来的小助理跪在地上给她喂水喝的照片,也被重新翻出来讨伐。
网友又说她立人设,又说她耍大牌,骂得很脏……
策划那边的回复模棱两可,听得时衿很窝火:“后期组里来了好多新人,不懂事,可能不小心剪进去了。抱歉啊。”
从容圆滑地应付,事不关己的态度,时衿明白,这种事跟他们说不清的。只要能给节目带来流量,利用了就利用了。
她以她最赤诚的情怀面对这份工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被尊重喝被保护。
时衿关掉平板,给顾筝弦发了条微信:“在干嘛?”
“在收拾行李。”
很平淡的一句话,字里行间却悄悄藏着雀跃,代表她们就要见面了。
剪辑的事情被顾筝弦知道,是在第二天下午七点钟,她们回出租屋吃饭的时候。顾筝弦意犹未尽地咂咂嘴巴,时衿把微博打开递给她:“看这个。”
“那天让他剪的,他没剪。”
现在这种情况,撤掉视频或者重新剪辑,都会被定性为心虚的表现。她们只能安安静静看着舆论越闹越大,最后波及到她们新成立的工作室。“故时”,成了时尚届一个笑话。
手足无措地过了个春节,期间外婆带着姨姥姥去华璟书院看她们,时衿骗他说工作室要出差,打发老人家回去了。
顾筝弦的身世受到质疑,嘲讽和落井下石的人从微博排到抖音,她一夜之间涨粉一百万人,不过都是过来骂她的。
因为非关注发不了评论。
顾筝弦眼看着,和故时签约的最后一个品牌跑路,她们的工作室,彻底垮了。
同时,超话里一张照片彻底将水搅混。画面的背景是地铁站,顾筝弦带着帽子口罩,弯腰抱住一个卷毛老太太,时衿就站在旁边。画质很糊,像儿童电话手表拍的。
时衿点进去主页,里面还有另一张照片:一个小男孩举着签了名的书包笑的灿烂,顾筝弦站在左侧揽住小男孩的肩膀,时衿站在右侧怯生生比了个耶。
“这老太太才是她妈吧?装什么名门贵女……”评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