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旧作文网 > 庶女上青云 > 第23章 第 23 章

第23章 第 2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氏倒是个人物,原本阖家上下当她是个刻意逢迎的下官女眷,没想到不卑不亢,说起那些遥远西域的风土人情时她鲜活的生命力,像一股烈风,让死水一般的后宅耳目一新。

太太一开始还端着,可到后来跟张氏携手并坐,颇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两人互换了闺名,居然都唤作景宜,

太太已被她感染,跟着感慨:“闺名相同命却不同,我就不似你洒脱。”

“可别这么说。”张氏拍着她的手,“我可是野丫头在陇原上长大的,不似夫人是江南女子,琴棋书画精通。”

等到开席时,张氏惊讶:桌上除了常规的宴客菜,居然还摆了葫芦头泡馍、油泼面、蓼花糖这样的特色。

她就笑:“夫人有心了。”

太太面露小小的自豪:“今日可不是我,是我家女儿二娘子和五娘子准备的菜肴。”

顾一昭自然不敢贪功,笑道:“小五可不敢贪功,这菜肴是二姐准备的,我负责的是旁的。”

“二娘子能干。”张氏夸奖二娘子,“我记得二娘子是八岁吧,我家风姐儿还比你大一岁,就知道玩,像个猴儿……”

元风不以为意,大大方方笑了笑,显然是跟母亲一样爽朗的性子。

两位夫人就说起儿女经:

张氏笑着嗔怪:“我家元风自小就活泛,与她哥哥不同,以前她爹在彬州做官时我忙着操持家世没空管她,她就漫山遍野得贪玩撒欢,头上别着狗尾草,衣襟拉起兜了满满一兜山莓果,衣裳都染得处处红紫,水缸大的口口从衣兜里掏出来,阿弥陀佛……”

“婆母就气得说相公从小性格内敛文秀,也不知道丫头学了谁。”

张氏说着说着冲太太俏皮眨眨眼:“我就只好说,还能随了谁,那肯定是随了我!”

张景宜生性乐观,就算是寻常人家常见的婆媳矛盾,也能被她这么四两拔千斤的化淡。

要是放在别家只怕又是一场事端,有人会怪婆母阴阳怪气,有刚烈的会觉得在质疑自己贞洁,可张景宜这里根本不是事,两句话就说得婆母哑口无言。

太太也跟着笑,脸上是少有的开心。

张氏也笑:“我家元风太过跳脱,儿子却自小就文质彬彬,有亲戚说我家儿子跟女儿性子转过来就好,我却觉得孩子们只要不作奸犯科怎么样性子都好。”

因着说起儿子,张氏就吩咐身边丫鬟:“你去请了少爷过来,给太太也行个礼。”

太太就笑:“听说赵大人带着令郎在外书房与老爷见面,倒要麻烦令郎跑这一趟。”

话是这么客气,可丝毫没说不用来了,反而面露期盼,似乎很想亲眼看看这位赵少爷。

顾一昭忽然心中一动,福至心灵:原来太太有意将女儿嫁过去。

她第一反应是:太早了吧!顾曦宁才八岁!

可转念一想,古代十四五就能出嫁,早点说亲也比比皆是,主要是顾家是官宦世家,顾老爷每三年就一个任期,最多在一个地方待六年。这种情况下说亲除非是跟老家求助,找亲戚故交,不然也多半是在工作地。

如今在江南当官,女儿便也能嫁到富庶的江南,就算夫家搬迁,但能在富庶江南当官的说明也有点靠山。万一下一个任期被贬谪到巴山蜀水凄凉地,给女儿说亲是说给同被贬谪的倒霉官员呢还是给当地的土著世家呢?

都不是很好。

太太待女儿慈爱,才想着早早替她打算吧。

张氏性格爽利,她和元风虽然打扮清爽,没有过分珠光宝气,但张氏手腕间一枚金刚石镶金手链、元风发髻间一根简单的绿檀簪都价值不菲。

之前就听太太透露过,赵同知祖辈是江南人士,积攒了丰厚家底,比顾家还要多十倍百倍。再加上张氏如此善于经营,家底格外丰厚。

家底丰厚、年少就是秀才、又跟顾家一样是官宦世家,这么看来倒也门当户对。

怪不得大姨娘使绊子,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不过顾一昭还是没太明白,太太亲爹是阁老,满朝廷的才子由着他挑,哪里就稀罕赵少爷一个小小秀才?

何况顾介甫的官职相当于市长,赵同知是副市长,一般不会把女儿嫁进下属家吧?

她在这里困惑,两位景宜却更加相谈甚欢,两人引以为知己,张氏还约了太太改日一起学骑马。

几个小娘子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不能相信端庄的太太会去翻身上马。

正聊着,就听外面通禀:“赵少爷求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