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很耳熟,沈西砚的哥哥也跟他说过一样的话,他觉得这种说法未免有点凉薄。
“我们不是超级英雄,也不是上帝,没有责任背负起全人类的苦难。”
“那我们应该做什么?”
林赛自然想过这个问题,“尊重理解好过怜悯和同情。”
沈西砚扯出一个苦笑。
林赛捏了捏他的脸颊,“好了,我亲爱的人类学家,不要忧心忡忡了,快把糯米饭吃掉,尽情享用老太太辛勤劳作的食物,就是对她的善意和支持。”
沈西砚说不过林赛,但他觉得他说得不无道理,于是他大快朵颐,把糯米饭吃得一粒不剩。
不多久,马路对面托盘上的食物见底了,他们便适时站起来,沈西砚率先走过去想帮忙整理摊位。老太太手脚麻利,他没帮上什么忙,反倒是从老太太那里得了好多句“谢谢”。
翻译正好也从别的地方赶过来了,一行人刚想移步咖啡店,老太太却忽然接到一个紧急的电话。她很抱歉地解释,小孙子突发流感,儿子儿媳都在上班,她要代他们去学校接孩子回家。
杰西卡要了老太太的联系方式,约定改天再聊。
他们对这样突发的状况见怪不怪,索性决定利用早上多余的时间做点路人采访补充素材。
亚洲人日常饮食重碳水,日本人的饭团,韩国人的紫菜包饭,越南人的米粉,中国人米面包子馒头更是包罗万象。印尼人的早餐也不例外,他们喜欢吃鸡粥,面条,还有各种炒饭。
那你们会去咖啡店用早餐吗?
被拦截的本地人摇摇头,西式早餐并未在他们当中流行开来,最关键的原因当然还是价格的问题。
巴厘岛旅游产业发达,80%的岛民也以旅游业为生,但是最赚钱的酒店餐馆大多是外国人投资的,本地居民处在产业链的最末端,只能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赚取微不足道的薪水。据统计,巴厘岛民一个月平均收入不到500美金,这样的收入自然高攀不起动辄10美金起步的西餐厅。
眼前这家咖啡馆就是澳洲人投资的,老板在岛上还拥有一个咖啡种植庄园,店里的咖啡豆都是从庄园里面精心栽培烘焙的,咖啡店在谷歌推荐榜上名列前茅,颇具知名度和口碑。身着绿色工作围裙的印尼小姑娘带着少女特有的甜美笑容,心满意足地说她对这份工作喜欢至极。因为工作的福利,她可以在每天开店之前享受店里的早餐,像有钱的客人一样悠闲地吃上一份可颂和手冲咖啡。在那半小时的早餐时间里,她仿佛掉进了另一个时空,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生活。
另一种时空。
其实对游客来说,巴厘岛也是他们的另一种时空。是一个短暂的、旖旎的、充满异国情调的梦。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也会回归到庸常的、琐碎的、要为柴米油盐经兢兢业业工作的无聊甚至痛苦的生活当中去。
很多东西,不像看到的那么美好,也不像看到的那么糟糕。
林赛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今晨收获的新感受和想法,马修和卢克则对着相机在讨论后期剪辑的画面内容。杰西卡在打电话联系下午要访问的餐厅。沈西砚则是在构思印度教信仰对巴厘岛居民方方面面的影响。
各自忙碌了好一阵,墙上的始终已经拨到十二点半,杰西卡催促他们去下一个地方。
“一个口碑很好的网红餐厅,我们先去品尝美味的食物,再和餐厅经理和厨师聊聊天。”
卢克眼睛放光,立马收拾好了东西,拉着沈西砚说:“我们又有口福了!这家巨难约,杰西卡动用了不少资源才让我们提前排上。”
沈西砚遗憾地笑笑:“我下午有事情,去不了。你们发我地址,我下次去。”
林赛疑惑地看向他:“沈西砚,你这两天在忙什么?昨天一整天都没见到你的人影。”
沈西砚打着哈哈:“正好我也有个课题在研究,有眉目了再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