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旧作文网 > 佟佳贵妃要长寿(清穿) > 第25章 都是数学惹的祸

第25章 都是数学惹的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去乾清宫报喜。"她突然开口,声音稳得惊人,"就说戴佳贵人诞育皇七子,母子平安。"

伊尔哈的目光如刀锋般钉在太医脸上,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分明:"七阿哥日后能长好的,对吗?"她指尖在襁褓上微微收紧,杏黄色的护甲映着烛火,在太医脸上投下一道晃动的光影。

老太医猛地一个激灵,花白的胡子抖了抖,立即躬身道:"娘娘明鉴,幼儿筋骨柔韧,好生将养着,未必不能..."话未说完,就被伊尔哈抬手止住。

"去开方子吧。"她转身时袍角在门槛上扫过一道弧线,抱着七阿哥径直往内殿走去。戴佳氏正虚弱地靠在床头,见皇贵妃进来就要挣扎着起身,被伊尔哈单手按住了肩膀。

"是个结实的阿哥。"伊尔哈将襁褓轻轻放在她枕边,指尖点了点孩子红润的脸颊,"太医说只是腿骨长得慢些,等大些让造办处特制双鞋,垫高一寸便是。"说着从琉璃手中接过个锦盒,"这是皇上赏的麒麟锁,最是镇邪的。"

戴佳氏颤抖的手抚过孩子不匀称的腿弯,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伊尔哈拿起帕子给她拭泪,语气突然轻快起来:"你瞧他这眉眼,活脱脱是万岁爷翻版。等过两年会跑了,本宫让造办处用软木给他做小靴子,绣上虎头纹样,保准比别的阿哥都威风。"

窗外雨声渐密,混着更漏声声。伊尔哈望着睡熟的婴儿,突然伸手将襁褓重新裹了裹,把那截短小的右腿仔细掩在锦被之下,就像掩住一个暂时不必揭晓的秘密。

伊尔哈整理好思绪,带着太医的诊断记录来到乾清宫。她深知这种事瞒不过康熙,与其让流言传到皇帝耳中,不如主动说明,更何况康熙出手,封口才最稳妥。

殿内龙涎香袅袅,她行完礼便直言道:"戴佳氏诞下七阿哥,只是..."稍作停顿,将太医的脉案双手呈上,"右腿略短一分,王太医说好生调养或可恢复。"

康熙接过脉案的手顿了顿,目光在"先天不足"四个字上停留良久。伊尔哈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帝王的神色,见他眉头微蹙,立即补充道:"臣妾已命太医院专设调理方子,另着造办处预备特制鞋履。此事除接生婆、太医与景阳宫贴身宫人外,再无旁人知晓。"

"你做得很好。"康熙合上脉案,指尖在案几上轻叩两下,"传朕口谕,七阿哥赐名胤祐,洗三礼按例办,赏赐加倍。"他抬眼看向殿外飘摇的宫灯,声音沉了几分,"至于那些太医和接生婆..."

"臣妾明白。"伊尔哈立即接话,"王太医年事已高,正该荣归故里。接生婆一家已安排去盛京庄子上当差。"她顿了顿,又轻声道,"戴佳氏是个明白人,只当孩子需要特别调理罢了。"

殿内更漏声声,康熙最终摆了摆手:"你去安排吧,朕晚些去看看。"待伊尔哈退至殿门处,又听得帝王似是自语般道:"牛痘推行方见成效,南边又刚报上丰收..."这话没头没尾,但伊尔哈知道,这便是皇帝最大的让步了——一个残疾的皇子,绝不能成为朝野议论的话柄。

走出乾清宫时,暮色已沉。伊尔哈望着宫墙上渐次亮起的灯笼,轻轻舒了口气。明日七阿哥的洗三礼会办得风风光光,所有赏赐记录都会写得明明白白,而那个小小的缺憾,将永远成为深宫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

……

七阿哥的降生虽然在后宫掀起了一阵波澜,但对太子和胤褆这些孩子们来说,不过是多了个需要爱护的小弟弟。他们依旧每日兴致勃勃地钻研算术,甚至把演算用的沙盘搬到了七阿哥的摇篮旁,一边照看弟弟一边解题。

看着这群精力旺盛的小家伙,伊尔哈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休沐日前一天的傍晚,她突然派宫女分头去各宫传话:"皇贵妃娘娘吩咐,明日请太子殿下、大阿哥和几位公主辰时正就到永和宫来。"

与此同时,一队太监正吃力地抬着几个红漆木箱穿过宫道。箱子里整整齐齐码放着内务府近三年的账册,每一本都盖着朱红色的官印。琉璃指挥着人将箱子在偏殿一字排开时,忍不住小声问道:"娘娘这是要......"

伊尔哈笑而不答,只是亲手在正殿摆好了几张书案,每张案几上都备好了算盘、宣纸和朱砂墨。她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盘算着明日要给这群小机灵鬼们出什么样的"难题"。

翌日清晨,太子第一个冲进永和宫,身后跟着睡眼惺忪却强打精神的胤褆。当孩子们看到偏殿堆积如山的账册时,都不约而同地瞪大了眼睛。伊尔哈一袭简装站在案前,笑盈盈地展开一卷账本:"今日咱们来玩个新游戏——看看谁能最先找出这本账目里的错处。"

伊尔哈将账册"啪"地一声摊开在案几上,指尖点着密密麻麻的银钱数目,眼睛亮得惊人:"这些可都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银子,一分一厘都得花在刀刃上。"她俯身凑近几个小脑袋,压低声音道:"你们想想,若是奴才们暗中克扣,那原本该给你们造新弓箭、裁新衣裳的银子,岂不是白白流进了别人的口袋?"

太子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胤褆更是气得小脸通红。荣宪公主机灵,已经抓起朱笔在可疑处画起圈来。伊尔哈朝琉璃使了个眼色,这位从佟府带进来的大宫女立即会意,捧着本民间物价册子坐到孩子们中间。

"阿哥您看,"琉璃指着账上一处道,"这苏州绉纱宫外顶多二两银子一匹,账上却记了三两。"她翻着泛黄的小册子,"这还是奴婢入宫前记的价,如今说不定更便宜。"

"竟敢贪这么多!"胤褆气得拍案而起,墨汁都溅到了袖口。伊尔哈不慌不忙按住他的肩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急什么?这才是第一本呢。"她变戏法似的又抽出几册,"内务府、广储司、营造司的账目都在这里,够你们算上一整日的。"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映照着孩子们认真核对的身影。太子负责验算总数,胤褆核对物料价格,荣宪带着两个妹妹检查日用开销。每当发现一处错漏,伊尔哈就让人记在专门的黄绫册子上,末了还要孩子们亲手盖上自己的小印。

"记着,"伊尔哈看着他们郑重其事盖章的模样,轻声道,"这天下是咱们家的,但正因如此,更要把每一文钱都看得清清楚楚。"她故意顿了顿,"等查完这些,本宫带你们去库房认认今年新进的徽墨,听说有人把三十两一匣的记成了五十两呢......"

当天傍晚,乾清宫的鎏金自鸣钟刚敲过申时的钟声,康熙批完最后一本奏折,抬头望了望窗外渐暗的天色,忽然皱眉问道:"太子今日怎么还没回来用膳?"

李德全连忙躬身回禀:"回万岁爷,太子殿下今儿一早就去了永和宫,说是皇贵妃娘娘留了功课......"

康熙闻言放下朱笔,明黄色的龙袍在暮色中划过一道流光。他摆手示意仪仗不必跟随,只带着两个贴身太监,信步往永和宫走去。

刚跨进永和宫的月洞门,就听见殿内传来此起彼伏的算数声。康熙示意守门的宫女噤声,自己轻轻掀开珠帘——只见正殿里烛火通明,五张小案几拼成个大桌,上面堆满了摊开的账册。纯禧公主的发髻松散了几缕青丝,正咬着笔杆对一本账册皱眉;荣宪和端静凑在一处,一起写写画画,小手被弄脏了都顾不上;胤褆袖子挽到手肘,碳粉涂了满脸都不自知;而他的宝贝太子胤礽,正跪坐在椅子上,小脸气得通红,面前摊开的账本上密密麻麻全是朱笔圈记。

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每个人案几旁都放着碗吃到一半的冰糖燕窝,胤褆的勺子里还粘着颗桂圆,就这么悬在半空,随着他怒拍桌案的动作一颤一颤的。

"这是......"康熙刚出声,几个孩子就像受惊的小雀儿般跳了起来。太子连礼都顾不上行,举着账本扑过来:"汗阿玛!您看他们竟敢把三十两的徽墨记成五十两,算数还不好,还会经常算错!"

康熙接住扑来的儿子,目光扫过账册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目,眼神渐渐沉了下来。这时伊尔哈从内殿转出,手里还端着盘点心,见状笑道:"表哥来得正好,这几个小祖宗算起账来连晚膳都不肯用呢。"

伊尔哈见康熙神色凝重,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走到他身侧低声道:"皇上放心,臣妾早已命人严守门户。今日进出永和宫的,除了这几个孩子,就只有琉璃和青玉两个心腹。"她指了指殿外垂首侍立的宫人,"这些奴才都是臣妾从佟府带进来的家生子,嘴巴最是严实。"

康熙的目光在殿内扫视一圈,果然发现连窗棂都关得严严实实,每个出入口都有侍卫把守。他微微颔首,伸手抚了抚太子的发顶:"保成今日做得很好。"又看向仍气鼓鼓的胤褆,"保清也是。"

"今夜你们随朕回乾清宫。"康熙说着,亲自帮太子整理好凌乱的衣襟,"正好给朕详细说说,这些账目都是怎么查出来的。"转头对伊尔哈吩咐道:"三位公主就留在永和宫安置,这些账册......"

"臣妾已经让人装箱封好。"伊尔哈立即接话,示意太监们抬上几个贴了封条的红木箱,"每箱都有编号,与清单分毫不差。"

夜色渐深,康熙牵着太子的手走在宫道上,胤褆捧着最重要的几本账册紧随其后。小太监们抬着沉甸甸的箱子,在青石板上投下一串晃动的影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