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谓两全其美。
心情大好的姜可路过小吃摊时,“财大气粗”地花两文钱买了一份蒸糕。蒸糕是面粉做的糕点,里面有甜甜的豆沙。付好钱,卖蒸糕的婶子会帮你切成9小块,再用油纸包好,好吃又方便携带。
姜长富和大丫已经买好东西,正在原地等她。姜可小跑过去和他们汇合,姜长富有些恼火,觉得侄女很不懂事,想要当场教育她一番。
姜可却打断姜长富的话,笑着说,自己在山上挖到的东西真的是药材,卖了点钱。
姜二叔有些不敢相信,问了几遍。
大丫也是眼前一亮,和姜可打听是在哪里挖到的,这药材是怎样的形状。姜可耐心地把能说的都告诉了她。大丫却又打听这药材卖给谁,姜可刚刚卖了多少钱,如果卖不出去又该怎么办。
姜可被问得头昏脑涨的,刚开始还能应付几句,后来受不了,打了声招呼就跑到了最前面,“阿姐,我去那边看看。”
姜长富带着两人借住在县城附近的村子,花两文钱住了一晚。姜可和大丫睡得很熟,只有姜长富没睡好,一直担心他怀里的银钱。隔天一大早,就把两人喊醒,说要赶路回家。
路上,只吃了一块饼,姜可饿得有些受不住,就取出一小块蒸糕吃了起来。
“二丫,你不是说蒸糕是给小姑买的吗?”大丫凑过来。
“是啊,我给小姑留了几块,这也是我给自己买的。”姜可理直气壮地说。
这蒸糕放着有些硬了,但吃着更甜。姜可细细品味,舍不得嘴里的一点甜味,又问大丫,“阿姐你要吃一块吗?
大丫摇了摇头,舔了舔嘴唇,有些担心地望向她,“到时阿奶知道了,又要骂你了。”
“那我就说,就买了这么点蒸糕。”姜可吃得很珍惜。她心里盘算着,如果用油煎一下应该更好吃。到时她和小姑说说,小姑这个贪吃鬼一定会偷偷用油煎。
“这不太好吧,怎么能骗阿奶呢。”大丫面露难色。
“我这可不是撒谎,是为了让阿奶少生气。”姜可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姜二叔,轻声说,“只要阿姐你不说出去,二叔本来就不知道我买了多少,阿奶不会发现的。阿姐,你不会和别人说吧。”
大丫猛烈地摇了摇头。
“我相信你。”姜可笑着说。
三人到家后,已经快晌午,姜家的男人们吃好午食就去田里忙活了。女人们则在院子里干活。
赵春华看到姜长富,就关切地问,“都卖出去了?”李桃花和马翠翠同样竖起耳朵听着。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赵春花拍了拍大腿,笑了起来,“好好好,我就说我种的菜,秀才老爷肯定喜欢的。你们把背篓都放着,先去喝点水、吃点东西。阿宝他娘,你去灶头间把饭菜端出来。虎子他娘,你去把背篓里的东西都取出来,理一理。”
“娘,你先别急,我这还有好事。”姜长富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然后郑重其事地把一两银子拿了出来。
“银子!”赵春花快步上前,把银子握在了手上才安心,追问道,“这怎么回事,哪来这么多钱,你捡到的?”
二婶、三婶停下了脚步,两人的眼睛盯着银子舍不得眨眼。
姜长富就把这两天他们的经历复述了一遍,说的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完全没有重点,但大家还是听得认真。
赵春花听到银豆子这茬,马上质问两个孙女,“那管家老爷给的银豆子呢?”
姜可暗暗撇了撇嘴,和大丫一起把银豆子交了出来。
“你们吃家里的,喝家里的。不应该主动交这个钱吗?二丫你是不愿意吗?”赵春花想要用手戳姜可的脑袋,被她灵活地躲了过去。
“阿奶,我是高兴呢,哪里不愿意呢?你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好吃的。”姜可把蒸糕取了出来,笑嘻嘻地说,“我们一人一块,特别好吃。”
赵春花看了一眼,指挥马翠翠,“阿宝她娘,你去把这糕锁到柜子里。”而后看了看姜可的背篓,疑惑道,“就剩这些花篮了?那你小叔给你做的竹笼,你们采的野花,都卖掉了吗?大丫,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