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红果脸上露出羞愧的红晕,她昨晚又是没胃口,又是哭哭啼啼的闹觉,昌宗肯定知道她看过了。
姜红果这下更抬不起头,突然怕自己耽误了别人的大事,孟青黛是喜欢孔老三的,找昌宗莫不是有正经事?
她猛的抬头:“昌宗,青黛姐姐找你,会不会有要紧事?要不你还是去看看吧,我跟你一起去。”
顾昌宗笑:“就算她有天大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不去见。”
姜红果心里甜甜的,以后她不轻易怀疑昌宗了。
上午她和柳婶子一起,去王大娘家里,找了个机会把纸条偷偷还给孟青黛,说是顾昌宗让还的。
“我劝过昌宗,他说管你天大的事,找他都不合适,你要有事情,还是和家里人商议着吧。”
孟青黛叹口气:“红果,不是你想的那样。”
那是什么样呢?她又不说,红果也没办法,总之,昌宗说不理,一定有昌宗的道理。
傍晚昌宗回来了,说今天挣了一块多,没买肉,给姜红果存了起来。
后面顾昌宗周末去县城找活做,一个月下来,交给红果十几块钱,这算很多钱了,城里职工一个月才三四十,她和昌东在乡下,粮食和菜地里种的不要钱,能攒十几块钱下来,很多了。
所以柳婶子过来找红果商议王大娘家借钱的事情,红果就有底气了,柳婶子却为难。
“乡里乡亲的,王大娘找我借五块,按理说该借的,只是我家真是没有,红果你要有的话,先帮我垫着,等秋粮卖了,我先给你。”
王大娘住院了,救急的事儿,柳婶子不好意说家里没有,怕王大娘不信,伤了邻里情分,就找姜红果拆借一下。
也是看着顾昌宗打零工,估摸着她这有,才来张口的。
姜红果回屋拿了五块钱出来,柳婶子张口,家里有肯定要拆借一下,只是,她不明白了,上个月王大娘家才捡到一头野猪,卖了七十多块,这就没钱了?
“王大娘家做什么事,花钱花这么快?”
柳婶子贴着姜红果耳朵说:“给孔老三买工作,不单卖野猪的钱贴进去,家里多年抠下来的积蓄也都填了无底洞,两个儿媳妇闹呢,这次估计真要分家了。”
工作哪那么好买的?城里一大堆年轻人等着接替父母工作呢,前几年返城的知青们,听说还有没安排上工作的,乡下没户口的农民,怎么买得到城里的工作?摆明了骗钱的嘛。
王大娘出院后,到底被两个儿媳妇鼓动着大儿子、二儿子闹分了家,王大娘两口子,跟着小儿子小儿媳过,把三间青砖房分给老大、老二,和小儿子儿媳一起,把原先的柴房修补了住,瞧着挺可怜的。
但分家之后,孟青黛的运气很好,隔几天就有小惊喜,捡到野鸡蛋,挖到野生的天麻,换到一点钱,两个嫂子羡慕不已的时候,孟青黛居然挖到一只野山参,卖了一百多块!
这事情瞒不住,只要一个人知道,很多人就都知道了,王大娘过来还柳婶子钱,还带了一斤肉当谢礼,在柳婶子家聊了好久。
“你说我这是什么福气,能娶到青黛这样旺家的儿媳妇,老大老二媳妇还想分卖山参的钱,她俩要分家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副讨好的嘴脸,被我骂回去了,以后呀,我就跟着老三和老三媳妇过了。”
王大娘家这小儿媳妇的运气,柳婶子都羡慕了,中午把王大娘送来的一斤肉全烧了,送了一小碗给姜红果,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下午约着姜红果去王大娘家细细的打听情况。
几个人在前院纳鞋底唠嗑,王大娘正憧憬着,小儿媳妇要是多挖几根参,就能修三间瓦房出来了。
姜红果心里很不认同,尤其看到王大娘嘴里这么说,表情也是真这么想,她就听不下去了,怎么能把发家致富,放到青黛的运气上去呢?
村里至少有十几年,没听说谁在山上挖到过野人参,青黛运气好挖到一根,哪能妄想着靠挖参盖房子。
她随便找了个借口先回家,转到后坡,听到孔老三苦苦哀求孟青黛的声音:
“媳妇儿,你是我的心肝,为了你,我也得把城里那份工作拿到,叫你过上吃商品粮的日子,你运气那么好,咱们再去山里找几根山参出来,就什么都有了。”
姜红果听孟青黛很是为难,说怕没那么好的运气,孔老三抱着又亲又求,不堪入耳,路过听的人都脸红耳赤,姜红果可不敢继续听,忙不迭跑回家。
家里,顾昌宗正舀水,洗一只比大拇指还要粗的完整野参,吓的姜红果一个机灵。
“昌宗,这参哪儿来的?”
顾昌宗随手抖掉洗参后残留的水,就像从菜园里拔了个萝卜一样平常。
“果果,听说这东西能卖钱,我就去山里找了一根,我们最好别告诉人,偷偷的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