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转。”
瞿夏弯了弯眉眼,问:“你说那个张子华以后会不会报复我,比如卡我们的验收什么的。其实标书里的标准很灵活,他要是真为难我们,我们还真没辙。”
“我保证,不会,右转。”
“你怎么那么肯定?”
“因为他那个部门经理已经是公司的二把手,前一阵还派他来联系过我。”
“哇,原来有高人相助。那你有什么打算,你不会签坤泰吧?海市这么远,签了可就见不到我了!”
阚柏清的头发有些长了,风吹得额前的碎发飘荡,他看着眼前坚持倒着走路的女孩,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想起两年前,他驻足在学校的展示牌前,仔细阅读着玻璃罩里瞿松华的简历。
A大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博导,远擎智能研究院特聘教授,高性能计算专委副主任,在顶级期刊发表五十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四部,曾指导团队参与国际赛事,获奖多次。杰出科学家基金获得者,国家计算机学会AI发展一等奖……
当时的AI还不像现在这样拥有话题度,那时还时兴大数据和大模型,应用层面的研究非常稀缺。
即便国外也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瞿松华几乎是国内第一梯队的AI研发人员,同时又背靠远擎这样的大资本。
巧合的是,不久后瞿松华就去了他的学校演讲,让他们有了一次交流的机会。
阚柏清在读完瞿松华的所有专著和论文后认为自己的很多想法跟瞿松华的研究方向一致,所以拒绝了各方的offer,从海市奔赴蓉市求学。
他第一天入学就知道了瞿夏的存在,瞿松华那张宽大办公桌上整洁干净,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他们一家三口在海边的拍的合照。
照片上的瞿夏看着十六七岁的样子,一左一右地挽着爸爸和妈妈,戴着黄色的草帽,笑得开怀肆意,双腿笔直修长,冲满活力和灵气。
不像他年少时,单调的生活让他脸上很少有笑容,内敛的性格也让他很少外露情绪。爸妈是地道的农村人,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极为隐蔽,不知情的人或许还以为一家人之间互不关心。
之后每一次进瞿松华的办公室,他总是习惯性地看一眼照片,好像见到一个老熟人。
后来阚柏清渐渐获得了瞿松华更深层次的信任,不管做什么项目都有他的份,发表的论文也会加上他的名字,甚至把家里的钥匙给了他一把。
他第一次进去的时候就看到了那片精心制作的照片墙,各种神态各种表情的瞿夏,像是一个个小精灵,进入他的梦中。
以至于第一次撞见瞿夏出浴后的样子时,他心里的感觉不是惊讶,而是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AI的发展愈发繁荣,他知道自己的未来就要来了,只需要撑过最后蛰伏的一年,一切窘境都将好转。
他看着瞿夏那双干净明亮的眼睛,珍重得如同作出承诺:“不会。”
“什么?”
“我不会签坤泰,我跟他们的理念不合。”
瞿夏像是放心多了,一不留神脚下踩到个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石头,“呀——”
瞿夏双手扑棱了两下,往后仰去。
她又看到了天上那一轮弯月和四散的星星,就在她以为自己要狼狈地摔下时,她感觉自己被一只温暖有力的手掌拉住,腰上也被框上了一只结实的手臂。
瞿夏被扶住了,心跳有些不受控制地乱跳,她看进阚柏清近在咫尺的漆黑瞳仁,唇尖发痒,决定随心而为。
她手扯着他胳膊上的西服布料,缓缓踮起脚尖,闭上眼睛吻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