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太赶了?你朋友这边都没定啥时候撤店。”庄己控制自己以一种波澜不惊的语调问道。
“害,她说我确定要接就和她说一声,她连夜闭店都行。”宋歆神气道。
好叭!庄己和姜梦君对视一眼,安静地喝完果汁。
回去后,庄己加班加点给宋老板做事项安排表。看宋歆满怀期待、蓄势待发的样子,庄己不泼冷水不打岔,尽力帮她。
毕竟有事业心是好事!最重要的是,她得尽八万八酬劳相应的义务.
托宋歆的福,庄己和姜梦君都忙得脚不沾地。
姜梦君承接了店铺装修设计、效果验收;线上线下宣传物料设计、产品拍摄等工作。
庄己这几年当夹心饼干的经验和积攒的人脉派上了用场。
她帮歆筛选了几家不错的工厂,都是务实、追求质量的实干派,是庄己公司曾经合作过的。
庄己和他们的业务关系不错。
但这几家工厂规模都不大,都是中小型工厂,公司看不上,但对于她们来说这类工厂是最适合的。
以前合作时,公司的采购们整日一副“和你们这种小作坊合作是我的恩赐”的做派,时不时就要作妖搞事,从报价、交期、付款方式到验货全流程幺蛾子频出;把工厂业务搞得苦不堪言,没少在背地里破口大骂。
庄己萌新时期对采购这种做派挺不齿的;觉得他们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后来咂摸出味后就更不齿了。
有一些工厂业务也是萌新,他们对行业潜规则还没有领会,因此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卑微道歉:X总、X哥,价格实在没法再低了,我们已经给了最低价格,欸欸欸我们真没法再降了……
而有些老江湖早就心领神会,但厂里没有给一笔“喝茶费”的预算,于是装傻充楞,每次就陪着笑脸毕恭毕敬:诶X总,价格我和老板核对一晚上了,实在是没办法再降了,成本实在hold不住,如果要更低的价格只能替换原材料了,这样质量肯定也会降……我知道、知道难,大家都难,现在都不好做!
萌新做得焦灼愤慨,气到某种程度干脆脖子一横:价格就这样,做不了拉倒,老子再开发一些小客户也好过受这窝囊气;老江湖则稳稳当当推来扯去,实在没办法黄了就黄了,没钱的生意谁要做谁做~
采购这边亦是火冒三丈,一边谩骂工厂不懂行要完,一边找铆足劲找“懂行”的工厂做替代。
庄己作为订单敲定后对接的那块夹心饼干,这些年蘸尽各种酸甜苦辣咸混合而成的猛料。
她一直秉承尊重友善、就事论事、有事解决事的原则兢兢业业。
然而公司采购觉得她是呆瓜好欺负,什么事情都甩给她做;有的工厂业务觉得她是软柿子,把在采购那受的气转手施加给她;有的业务则在采购的衬托下把她奉若天使……
有前辈教过庄己:你可以强硬支棱一些,你是甲方!
庄己不以为然:我是个屁的甲方,我就是块打杂的夹心饼干……
很多人笑她死板不会变通,事实却证明:有原则讲究基本逻辑是对的!
她曾完完整整目睹公司出的一次重大事故,就是因为有个工厂太懂行了:采购要抽成?可以啊,反正给出去的钱都算在合同价格里;你想要超低价格?可以的,我都能做,但给什么价格我就做什么货给你。
工厂替换了原材料、缩减工艺生产了一批与价格相符的产品,并非常懂行地用大红包轻松通过了货检,就这样一大批低劣产品流入了市场,被消费者投诉到市场监察局并全平台发视频,引爆舆论。
公司一开始的危机公关还算稳妥,第一时间盖公章发表声明,态度端正立正挨打,表面一定会调查清楚问题、承诺召回所有问题产品并赔偿消费者损失。
当时内部调查时庄己被采购甩了一大口黑锅,说是她没对接好订单细节,盯好工厂生产导致了恶果。
庄己调出所有沟通记录,包括采购自以为是的说教,跟进订单期间告诫她不该多嘴的事别多嘴、临时通知不用她去验货改成第三方等等。
后来孰是孰非、有什么小九九全部调查得清清楚楚。但为了挽回公司形象选择把大锅甩给工厂,对外声称是无良工厂为了自己的利益替换产品原材料、缩减工艺,表示会追究工厂法律责任。
工厂那边则直接晒出了完整合同、前后洽谈的细节来表明自己没有为利不择手段,产品是按照品牌商给的价格来生产产品的!我给的已经是这个价格下最高质量的产品了!
工厂方理直气壮,什么价格对应什么样的产品所有从业者都清楚!
两方撕咬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很多讨论,一番沸沸扬扬后,采购进去蹲局子了,公司和工厂的官司剪不清理还乱,前前后后打了两三年,至今还没有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