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个重要消息,于乔伸出一根手指竖在唇边,亮晶晶的眼睛眨了眨,示意杨桦也认真听。
“你这消息哪儿听来的,靠谱吗?”
刚说话的男子哼了声拍着胸脯保证,“这可是我大伯花了银子打听出来的,往常学政都在各府城主持,今年正好驻地在我们青县,考试的日子就定在下个月初六,你们爱信不信,等过几日消息一出,想订房都晚了。”
“张兄说得是,那咱们也赶紧去县城吧!”
小二上菜的声音拉回了两人的思绪,杨桦笑着给他倒了碗茶,提醒他先吃饭。
排骨软烂,豆腐也嫩滑下饭,味道确实不错。
这么久了这还是于乔第一回和杨桦下馆子,饭量都比平日里大一些,多吃了半碗饭。
杨桦见他吃得满意脸上浮起笑容,温声道,“小乔,味道怎么样,以后你想吃我们就过来。”
于乔笑眯眯地点头,顺着半碗茶水咽下了最后一块排骨。
吃饱喝足,被日头一晒,忽地来了一丝困意,走到街上,于乔搂着杨桦的胳膊,靠着他任由他带着向前走。
不远处就是卖菜籽的铺子,白菜籽十五文一包。
于乔挑了个掂量起来重一点儿的纸包付了钱,刚走到街上就见方子铭迎面走过来。
“子铭,正好有事要告诉你。”杨桦主动唤他,把刚才饭馆里听到的消息说给他听。
“真的吗,我刚刚在书铺还见大家伙都着急呢,在等消息,若是在府城考,咱们要提前好些日子就去呢。”方子铭擦擦头上的汗,笑意不减,“真定了在县城考,那我们提前一日去就来得及,也能省下不少钱,但这消息准不准啊?”
杨桦也不是全然信任那人的话,只是怕过几日出了告示,再去县城的话就晚了。
方子铭挠挠头,兴致勃勃说,“没事儿,别担心,杨兄我回去也托我大伯去打听打听,你等我消息,到时我去摊子找你们。”
说定后杨桦和于乔就往摊子方向赶,也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于乔犹豫片刻小声说,“桦哥,其实这事儿去问问邱学政就知道了,比咱们在这儿猜测来得准。”
“可我那日拒绝了邱大人,更不好意思去他家拜访了。”杨桦无奈摇摇头,脸上却没有自嘲之意。
于乔知道他并没有后悔只是同自己开玩笑,于是也故作遗憾的回,“哎呀,那岂不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条人脉嘛,桦哥,你可亏大了。”
杨桦乐得配合他玩笑,深深地叹口气,握紧他的手道,“那小乔是不是该好好安慰安慰我呢。”
于乔“唔”了声,回望他的眼轻眨了下,唇边扬起笑意,“那你回家陪我种菜吧,咱俩搭配干活才不累。”
两人说笑着回了村。
一包菜籽种了十根垄还剩了四分之一,于乔也无法估算这个时期种子的出苗率,所以每个坑还多放了几粒种子。
种好后杨桦给菜地浇水,于乔回院子里一抬头,蓦地发现,院里那棵柿子树上的果子快要成熟了,已经隐隐透了红。
这可把他高兴坏了,等柿子成熟了就能晒柿子饼,还能做柿子甜品,而且柿子本身糖分就高,少放点糖也能降低成本,真是一举两得。
“桦哥,浇完水咱们上山吧,去挖几筐芋头回来。”
杨桦走过来把头上带着的草帽挪到于乔头上,又从屋里扯了条汗巾围在了他的脖子颈侧。
于乔噤噤鼻子嘟囔着,“桦哥别围了,我都出汗了,好热。”
“听话,前几日下过雨山上多蚊虫,杨小东的脖子都被叮肿了,你皮肤嫩,可不能被那些虫子盯上。”
杨桦把他挽起来的袖子也撸下去,见人白净的小脸只露出一双黑瞳才放心,背起背篓左手拎起两个筐,右手攥着于乔的手,抬步出了院门。
于乔暼了眼交叠的手心里甜滋滋的,脚步都轻快许多。
山上到处都是芋头叶子,随便挖开一片底下就能捡出来一筐,杨桦挖芋头,于乔就在周围转转,他们所在的位置在岩石边缘,树木茂密,他不敢走远,随意抬头一扫,竟看到了一个蜂巢。
岩石和树缝之间夹着一大块蜂巢,露出一部分黄黄的蜂蜜,这么大一块要是能带回去就好了!
可野蜂蛰人最是疼,要是惊动它们,成群结队的飞过来,他和杨桦肯定跑不过,非得被蛰个满身包不可。
于乔站在五步外,犹豫地盯着那个蜂巢。
杨桦动作很快就挖了两筐芋头,转身便看小夫郎一动不动地在望天。
“想什么呢?”
杨桦走过去也注意到了岩缝下的那块蜂巢蜜。
“想要?”
于乔点头,指了指绕在上头的几只野蜂。
“桦哥你能猜出来里头是一群野蜂还是只有这几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