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通知?”
夏霖抬头,淡淡发问。
她早已习惯了马萧远的风风火火。
“街道的通知,让绿洲和海舍参与冲浪节的筹备。具体内容还没定下来,咱自己先商量商量?”
马萧远拿着一张传单当扇子。
见没人立刻接茬,他又补充:“不过跟海舍关系不大。估计我还是跟去年一样——在民宿忙得要死,根本没空围观。”
“去年绿洲搞了什么?”
夏霖看了看乔光,又望了望袁冬和小蔡。
“去年什么也没弄,那时绿洲还没正式开业。”
乔光嘴角悄悄泛起一丝苦涩,没瞒过夏霖的目光。
不到一年就做得这样好啊。
还是说……正因为是第一年,所以不至于门可罗雀?
夏霖对餐饮业了解甚少,想知道更多经营情况,又觉得现在问不合时宜。
“参加这个,有什么好处吗?”
最终挤出了这个贴题的问题。
“嗯……不如说还有义务?来冲浪节的,很多是外地游客。如果当地商家们能配合街道,把东岸的金字招牌打出去,长久来看,对全体商家都好——当然,冲浪节人流量大,如果能申请到热门摊位,光那几天就能大赚一笔。”
马萧远解答。
“但是会很累,”乔光接着他的话补充,“绿洲不能关店,摊位离这里也不近,两头根本顾不过来。”
“出摊是……带着厨具,在那边做?”
夏霖把勺子竖起,在空中轻轻画圈。
“对,所以菜单会和现在不一样。”
乔光点头。
“但我们就一台咖啡机。”
夏霖抬眼望了一下前台。
“所以不带它,只调配一些简单的饮料。”
听完乔光的解答,夏霖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那岂不是……只能做炒粉、炒米、三明治、气泡饮这些简单的?”
“差不多吧!”袁冬擦了擦嘴,“倒时我和店长肯定各负责一头,姑娘你随意,哈哈!”
“还没说要雇她呢。”
乔光头也不抬。
“总、而、言、之。消息我带到了,剩下的你们再好好商量,”马萧远见袁冬起身,便跟着他,“冬~叔~有啥好吃的没,分我点呗~”
“这就准备给你拿呢。”
袁冬转身去后厨,马萧远跟得越来越紧。
“站住。”乔光像锁定猎物一样,双目微眯,指着马萧远的食指缓缓移动,“牵”着他一点点后退。
“知道了知道了!这不退回来了吗?”
马萧远笑了笑,说话没了中气。
见马萧远回到了“安全区域”,乔光才把盘中食物进行了收尾。
目睹了这一切的夏霖,心说明早进后厨前一定得全副武装。也暂时不打算继续追问绿洲的情况了,毕竟……自己还不是他们的一员。
回到海舍,夏霖洗完澡就打开电脑,剪辑着白天拍的视频。
但脑子里全是乔光提起“一年前的绿洲”时的模样。
绿洲现在生意不错,而且菜品竞争力非常强,不应该是赤字状态。
那是为什么呢?
夏霖脑内设想着各种可怕的猜测,但还是按自己审美的最高规格,制作着视频。
老实讲,虽然她特别喜欢绿洲,也认为留在这里工作稳赚不赔。
但就跟当初办绿洲的会员卡一样,没法不先考虑最坏的状况。
“要是情况真的变糟,也不过是回到起点。”
这样想着,夏霖更加用心地调整视频,希望尽自己所能,给绿洲更多的可能。
-
“咚咚咚。”
门外传来熟悉的敲门声。
和咋咋呼呼的本人不同,马萧远的敲门声是那样得体、矜持。
乔光放下手头的冲浪节宣传单,起身给马萧远开门。
“咱们得再添个冰柜。”
“我知道,你上次说过,”乔光转身,放他进来,“原来那个牌子就行。”
“好,”马萧远熟练地换了拖鞋,大步流星走过,放着客厅的大沙发不坐,往旁边的单人沙发上一躺,“我说你也太死心眼了。”
乔光瞥了他一眼。
“嗯……不是死心眼,是倔?”
马萧远看着天花板,琢磨着措辞。
“……”
乔光大致猜到了他想说什么,决定敌不动我不动。
“就算真的干不了几天又怎样?有一天是一天嘛,总比你和冬叔俩人手忙脚乱强。”
“这我知道。”
“你知道还钓着她啊。我看她也是个心气高的主,万一真急了,跑了,我看你上哪儿找那样既形象好又不嫌工资低的员工——吃得也少。”
马萧远直直盯着他。
“你看她像会跑吗?今天兴致勃勃在绿洲拍了一天视频,准备干自媒体。”
“啊,我说呢。”
马萧远想起夏霖进门时自信满满的模样。
“嗯?”
“没什么,”他从茶几上抄了块椰子糖,“这种人真少。”
“也可能只是心血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