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份暗翎阁的调查,还得多亏于慕雨当初替二人遮掩的“证词”。
楚文帝疑心极重,当日殿上看似轻描淡写将此事揭过,事后便差人彻查三人旧事。受命之人,恰好是陆崖。
因此,纪韶华得以一同看见,这份为楚垣与于莹莹脱罪的供词。
之前她便察觉二人之间相处,有哪里奇怪。
比如,为何于莹莹是主导者,而楚垣对她言听计从?
反观她与陆崖初时合作,他疑心重重,作为掌权者,更有自己的计划算计,不可能全权听信于她。
自己重生一事,哪怕说与安王听,都得被当成撞坏脑子的痴语。可楚垣,大事上从不质疑,好似于莹莹说什么他都信,连争夺皇位此等大事,也敢押宝在她身上。
就算于莹莹多次成功预言,在诸多关键节点提供助力,可追溯早期,当于莹莹还是个被冷眼相待、常年挨打的于家庶女时,便说不通了。
于慕雨供词中,楚垣竟轻而易举地接受了一个荒唐的建议:让庶女代替嫡女入宫选秀。
这太不合理了。
一个不得宠,甚至卑微到尘埃的庶女,凭什么能轻易出入家门,与皇子偶遇,还立刻获其信任?
若此还算能靠于莹莹“预知”能力解释,那么最令她生疑的,便是是供词中一句:三皇子相助,改善吾妹境况,于家无人再行辱骂殴打。
可身为嫡女的于慕雨,自小保护庶妹多年,都收效甚微。一个陌生男人出面,转瞬便解决麻烦,未免太可笑了些。
若他明示皇子身份,由家主出面刻意严加约奴仆,虽能说通,可又有悖于前一点。
他为何能为一陌生庶女,做到如此地步?
种种疑点下,纪韶华便让陆崖去查查两人初见时机。
结果还真查出来些什么。
约在于慕雨遇见楚垣一月前,于莹莹便早一步与之在湖心亭相遇。可经打探而知,其实在更早之前,一身着云锦,世家贵公子打扮之人,便早与附近的商贩打探起了于家庶女。
这说明,两人“偶遇”前,楚垣就已经知道于莹莹的存在。
这哪里是偶遇?分明是蓄谋已久。
楚垣,早就在找她了。
暗翎阁三次的问询机会,这第二次,纪韶华便用于获取了关于两人的情报。
而这就是这张玄纸由来。
于莹莹原本不屑的表情僵在脸上,拿起玄纸读完,脸色霎时惨白。
什么叫在她八岁时就私下调查?
什么叫他于亭中等候三个时辰?
什么叫收买于家仆侍,长年对她施行虐待?
于莹莹手一抖,玄纸掉落膝前,她气得双肩颤抖,双眼泛红,"哐啷"一声,手中茶盏被她摔碎。
她抄起碎瓷片,却不是朝纪韶华,而是直指天师,几乎是嘶吼道:“你说!我来这个鬼地方,是谁所为!”
白惑语气依旧温和:“我不欠你因果,所以无法给你答案。”
他顿了顿,目光却落在一旁沉默的于慕雨身上:“但我欠你因果,若你想,我可以治好你的嗓子。”
于慕雨却摇摇头,看向于莹莹瞬间,眼泪扑簌簌地滚落。
于莹莹不甘心地上前一步,紧紧相逼,眼神里满是偏执与愤怒:“我不管你欠谁因果!我只要你把真相告诉我!”
一旁于慕雨察觉不妙,刚想劝她住手,毕竟天华殿钦天监乃重地,天师虽温和,可若真惹怒了他,后果怕是她们承担不起。
可于莹莹甩开她的手,一如既往,不肯听任何人的劝。
她死死盯着那如谪仙般的绝美面容,猩红双目中却满是恨意。
这时,纪韶华更是火上浇油:“你不明白吗?那我还有一物。”
她从怀中取出一张妥善藏在荷包中的纸条,小心展开。
纪韶华第一次问暗翎阁问题太过简单,小姑娘便大方的,额外送她一个楚垣府中藏着的证据。
上面只简简单单,写着一个名字:余萱莹。
看见的刹那,于莹莹几乎站不稳,像被抽去了全部气力,盯着那三个字,一动不动。
那是她穿书前的名字,承载着父母对她美好的期望——萱草忘忧,莹莹如玉。
她从未告诉任何人,只有……于慕雨!
几乎是失控地扑过去,揪住她的衣领,怒吼:“是你告诉他的?”
于慕雨猛猛摇头,眼中含满泪花。她用力比划了好一会,于莹莹却完全看不懂。
可她突然想起,当初,自己只说过名,却未说过姓。若是于慕雨告密,那个字该是“于”而不是“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