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色里,赵昭安静地坐在院子里,等待余雯回家。
屋内的烛光透过窗户传过来,照在赵昭的半张脸,晦暗不明。
门外响起“踢踢踏踏”的脚步声,过了一会儿,余雯迈着轻快的脚步,哼着歌进来了。
“哎,赵昭,你怎么在院子里坐着?”余雯盯着院子里昏暗的光看了好一会儿,终于发现隐藏在夜色里的赵昭。
“怎么面无表情的,你不开心吗?”余雯走到赵昭面前,关切地问道。
赵昭望着余雯的脸。
天实在是天黑了,赵昭看不清楚余雯的脸,但是他能想象出来余雯的表情,肯定是微微皱着眉头,脸上、眼里满是关切。
过去的三年里,赵昭看过很多次这样的表情,在他毒发的时候整夜整夜地照顾他时,余雯的脸上总是这样的表情。
黑夜放大了人心的脆弱,赵昭感觉整个心泡在热水里,又软又热。
他伸出双臂,抱住余雯的腰,侧脸贴在余雯的肚子上,嗅闻她的香味。
余雯有些惊讶,愣了一小会儿,很快回过神来,抬手摸了摸赵昭的头发。
“我有些难过。”赵昭突然说道。
“难过什么?”余雯轻声问道,心里有点发酸。
“……你要去京城了。”赵昭说道,把整张脸都埋在余雯怀里。
“对啊,你不想去吗,我们不是说好……”余雯说着,突然顿住了。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忘了和赵昭说这件事情了。
“抱歉啊,我忘记和你说了。”余雯把赵昭的脑袋从自己怀里挖出来,和他对视着。
烛光的余晖中,赵昭可以看到余雯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歉意地注视着自己。
“因为我们一直在一起,我潜意识里觉得已经和你说过了。”余雯不好意思地说道。
余雯接下来说过什么话,赵昭完全没有听到,只记得“一直在一起”在他的脑子里盘旋,他的嘴角不受控制地翘起。
“赵昭?”
“啊?”赵昭回过神来。
余雯关切地问道:“可以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你想去京城吗?也行我们可以商量一下。”
赵昭握住余雯的手,郑重地说:“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况且他总有一天是要回去的,他还要为他的猫报仇。
赵家的担子也不可能一直扔在他表弟的肩上,那人是最爱享受自由的,结果因为他不得不被拘在京城里,承担那么重的担子。
“好,我们一起去京城。下一次我一定会第一个告诉你我的想法,等我们商量好再做决定。”
“嗯。”
-
他们离开的那一天是一个雨天。
小雨细细密密,如最纤细的丝线,模糊了远方的道路,也润湿了离别人的视线。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雨滴顺着撑开的油纸伞滑下,溅起一串晶莹的水珠。
村尾的小院儿已经上锁,门口的马车上装满了行囊。马车旁站着一群人,他们是自发来给余雯和赵昭送行的。
余娘子紧紧抓着余雯的手,像要把余雯的面孔刻在脑子里。余老爹站在两人旁边,心里也满是不舍。
他们的女儿才清醒过来没几年,先是嫁了人,又要去往遥远的京城,下一次见面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余雯此行波折,不仅要完成任务,还极有可能对上皇室之人,为了余娘子和余老爹的安全,只好先把他们留在家里了。
余雯最后和余娘子拥抱了一下,站到赵昭的身旁。
她努力地将眼前的一张张脸记在心里,最后和大家告别。
……
余雯穿到庸朝的第四年春天,告别了小小的梅村,告别了父母,告别了乡亲们,告别了村尾的小院和后山脚下的土地,开始了新的旅程。
“踢踢踏踏”的马蹄声中,轻柔的雨丝打湿了余雯鬓角的发丝。
她从马车的窗户探出半个身子,向大家挥手告别。
“再见……”她大声喊道。
声音随风飘扬,穿到梅村的每一个角落。
告别不是为了永别,而是为了下一次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