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威爱劈是什么?”
“啊,我的意思是,如果在瓦子里花了足够的钱,那就可以免费坐。”
“呜,也行。”
可以吸引消费嘛,明白明白!
沈嫣这里顺利拿下皇家瓦舍的工程,窦万宝同样预付了两万贯的工料费。
沈嫣接了订单,又有些发愁了,她现在是真缺人啊!
洛城新都的建设,征调了京畿附近所有的工匠,孙匠师因为年龄大了,免除徭役。张匠师带的团队,是她从永春请来的。汪石匠他们也是陆陆续续在洛城这边干活,不仅如此,她还用了契奴战俘和乌蛮战俘,这还不够用。
云来三期工程、狮子林和她自己的宅院都在作业,人手根本不够用。这时皇家的瓦舍还要开工,四线作战,难以为继。
沈嫣只能跟饶凤开口,饶凤出面,把孙匠师的大徒弟高远调了过来,而之前林为先在江南结识的工匠们接连北上,这才解了沈嫣的燃眉之急。
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工匠,沈嫣简直要倒履相迎了,先是开工宴大酒大肉招待他们,吃饱了,干活自然有劲儿。随后发了开工利是,并承诺一切按照合同办事。
工匠之间也会互通消息的,知道沈大娘子从不拖欠工钱,大家干劲更足了。
沈嫣频繁往返于洛城和汴都之间,不知不觉都七月了。
这一日沈嫣在家坐定,才喝了几口茶,就听石妈妈来报:“宋大奶奶来了。之前她就说有要事相商,我估摸着是为了回乡祭祖的事。”
回乡祭祖?沈嫣还有些发愣,回永春吗?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这个回乡的“乡”是指关振楣的故乡。
沈嫣便请宋大奶奶进来说话,果然客套几句,宋大奶奶就说道:“妹妹,关将军的灵柩还有其他阵亡将士,都停灵在城外威烈祠,算来已有两年了。前年接连打仗,去年这个时候,雨下个不停,
后来又有疫情,很多事耽搁了。这回我们打算回乡祭祖,你要不要一起,将关将军的灵柩送回晋北安葬?”
俞国人同样讲究叶落归根,这事确实不能再拖了。沈嫣点了点头,道:“姐姐要回的话,我就跟着你一起了。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关梁去打听了一圈,近日禁军将领分批请假,有送亲友下属灵柩回乡安葬的,有衣锦还乡祭祖探亲的,总之,热闹得很。
归元帝不仅都批了,还赏了银子,当然,他手头更紧了。
段久很快来说,他也要回乡,正好和沈嫣她们一起。沈嫣看他神色凝重,似有心事,想到他的身世,便没有多说什么。
沈嫣命人去打了一千个银锞子,又带足了钱,这年头红白事都费钱啊!
这是她第一次去晋北,当然不能空手去,到时候和那么多亲戚见礼,又是一笔开支。
人情世故是躲不开的,沈嫣虽然嫌麻烦却又不得不做。只是走之前,要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好。尤其是皇家的瓦子,那可是一个大工程。
沈嫣为难之际,饶长开出了个主意:“大娘子,去年南城灾区重建,不是有个朱思安帮着您做事吗?他现在在还‘俱欢颜’住着呢。您从来不收他租子,上回南城完工,您还送了重礼,您若开口,想来他不会拒绝。”
“这不是挟恩求报吗?”沈嫣笑了起来,觉得不太厚道,可一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
于是,沈嫣派都珂去请朱思安,朱思安果然一口答应下来。
都珂笑道:“本来是担心打扰先生举业,不敢叨扰,这回实在是没法子了,我们要回晋北,这边却是内藏库的瓦子,算来是官家的产业,不敢出岔子。这才厚颜来求先生帮忙。”
朱思安虽然在京里,但心思也没有都花在读书上,反而因为接触了营造,对这方面产生了兴趣,还在工部寻了个临时的差使,有时帮他们整理文档。
这会拿到沈嫣的图纸,朱思安如获至宝,细细翻看,拍案称赞。第二天便去洛城工地,亲自查看了。
沈嫣得知后,惊诧道:“不会吧,若是他移了性情,我可就罪过大了。”
都珂和饶长开都不以为然:“大娘子,那位朱先生也是普通人家出生,最重要的是养活自己,再挣点钱寄回家里,养活妻儿。千里做官只为财,在哪儿发财都一样。”
沈嫣笑着摇了摇头。
等七月底,一切准备妥当,沈嫣一行人浩浩荡荡回晋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