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尘栀取其中一杯,又在其中倒上水,做了个请的手势,问:
“哪个更重?”
凌霜伸手,指了那既有沙又有水的一杯。
尘栀点头,脱了腕上早已炼化可以自取的金环,对凌霜指的那一杯伸手,催动灵力,将其炼化压缩成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石丹。
随后尘栀将那一杯注满沙的与之放在一起,又在那装着石丹的被子里注满水,问:
“孰轻孰重?”
凌霜指了那注满水装着丹的杯子:
“这个重。”
尘栀却推了另一杯过去:
“你试试便知。”
凌霜伸手,一手一个,对比之间,他显然僵硬了一瞬,放下,红着眼睛问:
“为什么轻了?”
尘栀又取了一个同等两个杯子,都注满了水,随后炼化其中一杯为一滴。
尘栀将其满沙,和满水的放在一起,而一滴水和那注满水装着石丹的杯子放在一起,先为凌霜解答第一组:
“小主,这杯水就是人,这杯沙就是妖。”
说着,尘栀移手,点了点那丹杯:
“这杯是妖的修炼之道。”
说着,又点了点那一滴水:
“这杯为人的修炼之道。”
凌霜委屈:
“水不如沙沉,都是徒劳,不比妖族。”
尘栀制止:
“错,妖族修炼结丹,犹如此杯,由满石结丹,在满,在结,化去杂质,存其精华之道。无论是人,还是妖,修炼之道的根本是一样的,只有不断剔除杂质,凝炼精华,才可精进。”
说着,尘栀又填沙,不断炼化,不断凝丹,那丹也渐渐变得大了起来。
尘栀又填水,炼化,水也渐渐积少成多。
尘栀道:
“妖族修炼如锻铁,人族修炼如炼药,都非一日可得,而是日积月累。”
说着,尘栀取来那一杯满沙满水,放在凌霜面前:
“你现在无法精进,是因为容器有所极限,水会溢出来,沙也会泄下去,二者贵不在量,而在于精。”
说到这,尘栀又拿了大小不一的杯子,注水,或注沙,并且随手取了几个杯子在杯中间,又或是接近杯口的位置割裂:
“容器有限,大小各不相同,可容多少便是天姿,这破裂之杯便是先天不足,无论那一种,总归都有极限。”
凌霜沉默半晌,也道:
“道理可懂,但我不会,无从下手。”
于是乎,尘栀腾出两个空杯,一大一小:
“一个杯子,无法做到腾空在注满,但两个杯子便可折之。”
说罢,尘栀将小的那一杯倒满,然后在另一杯里倒上一个底,取两杯相互折之:
“双修之道就是如此,是逐渐增长容器的极限。若你只是散尽至灵力枯竭,在恢复也需要时间,但双修之道加速了散尽与恢复的速度,自然会比一人苦修要容易。”
“当然,还可取我之精华,补你。不知你有没有见过以此道修行之人,若是取人修炼之精太杂,你应该也能或多或少察觉,灵力会变的很复杂,交手时,灵力碰撞,似与多人交手,而不是一人。”
凌霜沉默,他想起一个人,清竹莲盐,她修的就是此法,但那个时候他实力不强,却也清晰的感觉的到异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