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本营联席会议。
铃木国务相兼企划院总裁是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边眼镜的文官,他面前摊开着一叠文件,声音在这间格外安静的会议室中回荡:
“中国问题应当从大局上考虑。自大东亚战争(对美英宣战)开始以来,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前曾经估计:中国事变(七七事变)解决以后,美英势力将重新回到中国,因此其据点必须完全置于我掌控下,然而,在已经肃清了美英势力的今天,只要打赢战争,美英就不可能再回到中国。因而,没有必要把它全部归我掌握。万一战败了,就是今天把它控制起来,结果还是无济于事的。现在,彻底打赢战争是先决条件,其他没有考虑的必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桌旁一张张或沉思或默然的面孔。
“大东亚战争,应该充分利用民族独立运动,对于国民政府(汪精卫)的策略应该重新考虑。因此,内阁决定,将帝国专管的租界即天津、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厦门、福州的日本租界交还给中国方面。并将上海及厦门的公共租界也移交给中国方面。”
此外,由于中国近期物价暴涨,经济陷入加速崩溃的局面,会议就《关于对华紧急经济施策问题》达成谅解,决议将25吨金块从日本运往华北和华中,以充回收货币之作用。(《大东亚战争史》P794)
当然,这只是日本从中国掠夺走的经济利益的一小部分,但它也显示出,“中国事变”对于日本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划算的买卖。扶持汪精卫国民政府,成为日本新的需求。
会议同时通过了对印度的轴心国共同声明草案(《大东亚战争史》P696):
“印度河阿拉伯虽然都具有光辉的文化传统,但却成了英帝国主义压榨的对象。……英国之所以拥有庞大的帝国,固然专靠它无与伦比的伪善欺骗与老奸巨猾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同时也仗恃她的武力。而如今英国在东亚的据点已经被完全毁灭。在欧洲,英国的势力早已被德意轴心方面所肃清。
”如今印度河阿拉伯是要成为英帝国的走狗,为走向灭亡的英帝国效劳到底,还是起而将宿敌英帝国主义赶出印度河西南亚,从而建设光荣的印度人的印度,阿拉伯人的阿拉伯,实在是印度和阿拉伯人民必须做出决断的时候。
“日德意三国现严正声明:三国并没有在印度和阿拉伯取代英国的野心,三国所希望的是,要迅速实现印度人的印度,阿拉伯人的阿拉伯,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作为自由的民族早日重新为世界文化做出宝贵的贡献。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如果起来为获得自由而奋勇前进,希望日德意三国援助时,三国将不惜给予一切可能的援助。”
重光葵外相放下手中的文件,镜片后的目光显得深沉。他清了清嗓子,汇报道:”4月11日,国大党和□□教联盟一致拒绝了英国方案。另外,美国派到印度的特使路易·约翰逊对尼赫鲁的工作也未获成功。印度的一般民众,是站在我们一边的。“
——————
东京,参谋本部。
绝对国防圈所需要的兵力捉襟见肘,而死不投降的重庆政权,虽然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已经使得大本营头痛万分。
根据最新的大东亚政策,日本不会与重庆政权有任何接触,而只承认南京政权,那么,在中国大陆上通过军事获得优势就成了唯一的选项。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大本营策划了旨在扭转中国战局,乃至整个大东亚战争走向的攻势——“一号作战”。如果此役成功,将极大地解放运输能力,释放中国战场的陆军,有力地支持形势日益变差的东南战局。
“一号作战”被寄予厚望:
一、摧毁B29轰炸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桂林、柳州
二、通过占领桂林、柳州一带,策应将来敌军从缅甸、华南方向的进攻
三、在海上交通日益不稳的情况下,修复中国大陆上的京汉、粤汉铁路,开辟法属印支与南方军的联系
四、通过摧毁重庆军的骨干力量,策划重庆政权的灭亡
它又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首先是旨在打通平汉铁路南段(京汉铁路)的“扣”号作战;随后则是席卷湘桂的“投”号作战。
为确保“一号作战”在中国大陆核心区域的顺利展开,并最大限度地分散盟军的注意力和兵力,南方军司令部受命在缅甸和印度方向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略牵制作战。这项策应行动,便是代号为“乌”号的作战计划,其主攻方向直指英属印度的战略重镇——英帕尔。
“乌”号作战除了在政治上宣传支持印度独立外,其在军事上最重要的作用,便是为“一号作战”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