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到半夜,苏母最终还是回了屋子,苏大雅苏小雅死活不愿离开母亲身边,苏小弟也抱着自己的枕头来到爹娘的房间,人太多睡不下,苏父去了自己的母亲那,让孩子们陪着苏母说说话。
姜咹又重新洗了遍澡,听到外面没有动静了,才躺到了床上。黑暗中她想了很多,但也知道治理一个国家,像这样的自然灾害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就是后世强如美国,不也一样地震海啸洪涝灾害频发吗?
“哥哥,你睡着了吗?”黑暗中,郑十三忽然开口,吓了姜咹一跳,“我睡不着。苏家婶子为什么要自杀啊?下雨不好吗?”
虽然处理朝政大半年,可一般都是大臣们在折子里告知郑十三哪里有灾情,具体如何发生的他还不太理解,尤其这秋收时期的雨对庄稼的破坏力。姜咹给他解释了一遍,又把庄稼收成后要交的租子也说了,告诉他收成就是国家税收的来源之一。
联系到国家税收,郑十三顿时便明白了这场雨的代价,他皱着眉头,“既然他们这里收成锐减,朝廷收租子便少收点吧,不能让老百姓没饭吃。”
姜咹道:“一般发生了洪涝或者干旱这样的自然灾害,朝廷都会酌情减免租子,还会组织地方官府和富户对发生灾情的地方进行救助。你放心。”
郑十三叹了口气,“仅仅是救助的话,还是会造成不少的损失啊,不管是人力物力。哥哥,你说有没有一种法子,可以提前让老百姓知道会发生什么灾害,从而直接避免受到损失呢?”
“扑哧”一声,黑暗中传来一个笑声,是吴昂,他笑道:“十三弟,你这想法是真好,可惜,这个事情就连钦天监都做不到。自然灾害嘛,重点就是一个自然,大自然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就好比这天下雨,你就算知道了明天要下雨,难道你又能做什么事情拦住它不让它下雨嘛?不可能吧。所以能不能提前知道,意义不大。”
姜咹张口便想反驳,低头看向地上的吴昂,却看到夜色中一双眼睛凝神细听他们的对话,她心里一慌,竟有些张口结舌,“也不......都是这样的。比如地动这件事,提前知道就能救下不少性命和财物,也是有意义的。”
尽力忽略了吴昁的眼神之后,姜咹越说越顺畅,“其实像下雨这样的事情,可以通过观察的云层的流动来判断。乌云蔽日,一看就要下雨,万里无云,大家也都知道不可能下雨。所以钦天监就是据此推测下雨不下雨的。要是以后咱们大郑朝好好发展科技,能够造出可以再天上飞的机器,这样就能更准确地推测下不下雨了。”说到再天上飞的机器,姜咹想到了热气球,也许以后可以试一试热气球呢?
郑十三显然来了兴趣,“哥哥,那这个可以在天上飞的机器就是鲁班的木鸟吗?传说鲁班造出了一只木鸟,可以在天上连飞三天三夜不落地。是它吗?”
姜咹没想到鲁班的木鸟,这个东西她都没有听说过,但是想到飞机和木鸟意思差不多,便含糊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了。
郑十三想到木鸟只是传说中的东西,根本没有人看到过,也没有人制造出来过,便又有些低落了,“那这个东西要怎么才能造出来啊?哥哥,你知道吗?”
姜咹头大起来,发明创造东西她实在不擅长,乔从西倒是有可能,只好哄着他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但是我看乔大人喜欢搞这些发明创造,回头问问他,兴许他能搞出来呢。”
郑十三一听又来了兴趣,打算有时间找乔从西问问,还要再问吴昁,想着他见识广,肯定在外邦见过不少好东西,就被姜咹打断了,“好了,十三。很晚了,你该睡觉了。”
郑十三嗯了一声,想着会飞的木鸟入了睡,在梦里真的梦见一只大鸟带着他飞,飞啊飞,飞了好久好远,飞过了一片大湖,来到一个奇怪的地方。
那里的人跟他长得不一样,一个个高鼻深目,肤色极白,眼珠子就像天空一样蓝,他觉得惊喜又奇怪,问他们是什么人,叽里呱啦说了一通他不明白的话。
他着急了,四处寻找神通广大的小安子,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急得他一下子就哭了,呜呜两声就醒了。
天已大亮。
小安子坐在窗户下发呆。他揉了揉眼睛,笑道:“小安子,怎么啦?”
姜咹没说话,朝窗户外看了看。他也抬头向外面看去,淅淅沥沥的,还在下雨。屋子里一股潮气涌上来,他差点没忍住呕了出来。
急雨后的土腥气极重,混合着屋子里东西发霉发潮的味道,就像一股陈旧的烂疴,确实不好闻。
姜咹赶紧下了凳子,走到床前查看郑十三的情况,地面上已经积了水,鞋子一沾地就湿了。
“十三,你怎么了?雨还没有停,你可别生病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