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溶月猛地抬起头,先是看见打开的窗子,以及倚靠在窗边的人。分明应当缠绵病榻,昏迷不醒的人。
见她站起身后,一脸不可置信。祁连熙紧张地捏紧了手里的玉佩又道:“溶月,是我。我没事。”
下一瞬,便见在房中呆站着的人朝着窗边扑了过来,祁连熙伸出双手便将她一把捞上了窗台。
杨溶月伸手死死抱着祁连熙,感受着手掌下温暖的身体,好半晌才颤抖着声音道:“姚宇不是说你病重了吗?今日还说我不能立刻去寻你,我拿你的玉佩出来都不行!”
安静了一会,就在杨溶月有些疑惑地抬起头,便见祁连熙眼神深邃地看着自己:“溶月,是我不好。我想着寻个办法,将你从镇南城带回来大婚,便想出了这个馊主意。”
说着,便拿着杨溶月的手掌放在脸上:“你看,我这不是好好地?我错了,溶月。”
眨了眨眼,杨溶月尽量让自己方才哭咽的有些肿的眼睛睁大了些:“所以,你没有病重?你叫我回来是为了成婚?”
点点头,祁连熙再不敢胡言乱语:“是,我担心你还不肯成婚,还串通了舅舅。”
闻言,杨溶月想起半月前舅舅杨新宝便以回京处理账本为由,先行回了盛京。
祁连熙尽量让自己看着有些可怜巴巴,眼神直勾勾地看着杨溶月,企图蒙混过关。
下一瞬,便痛呼出声。只因为杨溶月伸手便在他腰间掐了一把,这一下比之前许多次都要重。
“下回,不许再以自己病重为理由骗我。”杨溶月伸手指着祁连熙道,眼神里的警告很是明显。
见她这样,祁连熙便明白这件事是揭篇了。当下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随即抱着她道:“溶月,那明日大婚,你去吗?”
好一会儿,祁连熙都没听见回答。正要追问,便听见怀里的人道:“我说拒绝呢?”
下一瞬,抱着她的双手收紧,明显发紧的嗓音道:“若是不同意,我们就改日。”
见他说得认真,杨溶月伸手捏了一下他的鼻梁:“婚事岂能儿戏,既然已经过问了舅舅,太后娘娘也答应了,自然不能没有新娘。”
祁连熙大脑空白了一瞬间,随即便松开了杨溶月,正当对方以为还要说些什么的时候。
便被祁连熙按着后脑勺,以吻封缄。灼热的呼吸在唇齿之间萦绕,唇舌交缠之间,杨溶月只觉得要呼吸停滞。
都被对方突然松开,下一瞬便又吻了上来。
*
次日,盛京城早早便热闹起来。只因为小王爷祁连熙今日成婚,据说那成婚的王妃,是那开了杨家酒楼与皎月楼的大掌柜的杨溶月。
不少官家小姐扼腕,都纷纷可惜自己没能学个一招半式。不然今日仅仅凭借做饭,就能与王爷成婚的就是她们了。
只是外人不知道的是,祁连熙并非只是因为杨溶月的厨艺。其中的缘分,以及杨溶月本人的性格处世,以及两人所经历的事情,才是他们能喜结连理的关键。
成婚这一日,皇宫里更是张灯结彩。连带着皇帝的尚书房都挂满了红绸,看得祁连景和头大,但是想到母后也就今日这么高兴,便无可奈何只作不知。
但是他手下刚完成的卷轴上,却上书:喜结连理,百年好合。
这分明是要送去熙王府的贺礼,显然他对这个弟弟的婚事也早就盼了许久。
而那被众人好奇的新娘子,此时正在杨新宝的陪同下交付到祁连熙手里。一袭大红嫁衣,凤冠霞帔。
偶然被风吹起一个小角的盖头下,能看见那一张妆容精致的面庞。此时眉眼弯弯,满是喜意。
杨府外,祁连熙同样的婚服,坐在一匹雪白的骏马上。眼见着杨溶月被杨新宝扶着出来,立刻便下马。
众目睽睽之下,朝着杨新宝微微颔首,见他眼含泪意便道:“舅舅放心,日后我定好好对待溶月。”
杨新宝哽咽地说不出话,只频频点头。目送祁连熙将杨溶月横着抱起,再小心翼翼地送进了轿子。
随着婚仪的队伍绕了京城一圈又一圈,整个盛京百姓都知晓。熙王爷,不仅是八抬大轿将新婚妻子娶进门,那跟在仪仗队后面带着的诸多聘礼,可以说是十里红妆羡煞旁人。
随着马车停下,祁连熙掀开婚轿的帘子,满是笑意道:“溶月,下来吧,我扶着你。”
随着那一只涂了红色丹蔻的手伸出,祁连熙笑着将那只手握在手心,扶着杨溶月下了轿辇。
虽未曾听见杨溶月说话,但是祁连熙通过攥紧了的手能发觉她的紧张。随即反手回握了回去,领着她小心地跨过台阶,走过长长的铺满了鲜花的路面。
这才抵达了喜堂,此时堂上端坐着的是笑得合不拢嘴的端和太后,以及一脸欣慰的祁连景和与江以遥。跟着来的杨新宝,被安排在右下一座坐着。
“阿熙心疼你,免去了诸多繁杂礼仪。我便理解他心疼你的想法,万望日后你们二人夫妻和睦。”说着,端和太后便将周嬷嬷拿着的金如意递交给杨溶月。
“多谢母后。”杨溶月稳稳地接下来那柄金如意,知晓这边是彻底认可了她。
祁连熙从始至终,眼神便没有离开过杨溶月。一直到夫妻对拜结束,也未曾绕开过。
“送入洞房!”随着唱礼的喜婆最后一声落下,伴随着众人或惊讶或惊呼的声音,祁连熙径直将杨溶月抱着走了后面的婚房。
只留下安和拉着江以遥撒娇,说自己想去闹洞房,却被祁连景和说着胡闹给压下了,自己这弟弟可不会允许随便有人去闹洞房。
杨溶月除去被抱起来时感受到了悬空,其他时间便只能感受到自己在不断移动。以及耳边始终沉稳的呼吸声,不由得安心地靠在祁连熙的胸膛上。
伴随着周围人嘈杂的声音淡去,杨溶月耳朵里最后只剩下祁连熙的呼吸与心跳声。直到听见了开门声,随着婢女们纷纷见礼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