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旧作文网 > 今日宜行 > 第18章 天落雪

第18章 天落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卫良书侧着眸子看她,神色倒是淡淡的既不显山也不露水。心中倒是有一个莫大的疑问。

她为什么会来?

平心而论,徐宜不是个会可怜人的女子,换言之,她是不会可怜卫之的。

只因她与卫之的性子太过相似了,都犟、谁也不服输,因此只要一见面,她们便会有口舌之争,折腾得久了没准还会打起来。

这“打”和“骂”可不是欢喜冤家似的小打小骂。即便他是卫之的兄长,也不得不承认,每次都是卫之先去招惹的徐宜。

他这妹妹,很矛盾。尤其是对于徐宜的感情。

卫之很喜欢刀。她少时背着父母在家中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短刀、长刀……光有这些还不够,她还试着自己锻造刀具。

可即使有他帮着隐瞒,一年内还是会被发现那么一两次。

糯米团似的小女孩跪在刚结冰的地上,脸颊、鼻头都冻得血红了,一双乌溜的大眼睛瞪着远处,愣是不肯哭。

最严重的那次,是在卫之十岁的时候,父母把她藏在屋中的短刀全部没收掉,随后丢进炉子里,炼化了。

卫之抱着那些刀哭得伤心极了。可父亲黑着一张脸,就开始打她。

那些年,卫家的情况的确不景气。本是官宦世家,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就此落败了。

父亲的性情大变,或是暴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他开始找家里人撒气。打他,也打卫之。

第一次险些打断她的腿。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第二次是手。

再后来他去了清河县做教书先生。

回来之时,素日桀骜不驯的妹妹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温婉贤淑、端庄典雅,却唯独少了眉眼间的灵气。

一向不喜繁缛礼节的她,却读了女诫、还将其背了下来。

她尤其喜欢山野间的春光,之后却不常出去了,住在内院中,也不常见生人,到最后她连走路都极为困难。

后来他才知晓,妹妹被母亲裹了脚。她的母亲也曾裹过脚,可那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自许朝建立以来,就废除了这项陋习。

……

“卫公子,我走了。”女子的声音极浅极淡,没有丝毫波澜和起伏,就像是一滩死水。

卫良书回过神来就看见徐宜站在不远处,乌黑的眸子平静地看着自己。

徐宜是流落到槐里的孤女,姨父姨母虽就在身旁,可她十三岁过后就再没有与他们一同住了。那时乡里人说她是忘恩负义、罔顾人伦。

自古以来少有女子打猎耍刀。可她是司州最好的猎户,刀剑之术极为精湛,腰间配把短刀、常进砚山打猎。她不顾乡中的风言风语,独来独往。

卫之该是羡慕她的。

若是父母没有阻拦、约束于她,她就应该活成徐宜的样子。

可慢慢的这种羡慕就成了嫉恨。她见不得自己蜗居在庭院中,而徐宜能轻松自如地进山打猎。

也见不得她可以忽视槐里乡其他人的看法,不受干扰地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见不得她斜挎弓弩、腰间配刀、进山打猎。

“配刀。女子如何能配刀呢,女子又如何能打猎呢?”他的妹妹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又找出桌底的那本《女诫》,翻开后兀自念叨着:“清闲贞静、守节整齐,专心纺绩、不好戏笑。”

后来她时常垂眸盯着自己手中的针线活发愣。她也不再看窗外。

女子就是要卑弱,万不能掩了男人的光华。不管是母亲所说,还是书中所写,都是这样的。

起初她并不相信这些,可被打得怕了,也听惯了。往日鲜活的女孩就这样变得死气沉沉。

她开始以三从四德去要求徐宜,在妇人中说些她的闲话。即便这样,两人的关系也是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

导火索还是徐宜嫁给了自己妹妹的前未婚夫——言不许。

言不许是言家的三公子,在家中不太受宠。将卫之嫁过去对卫家的处境没有丝毫帮助,因此父亲就自作主张地替她改了嫁。

乡里人都不看好这桩婚姻,言不许虽深居简出,可近来却得了去太学的名额,又长得一表人才。至于徐宜呢众人都摆摆头不想多说。

可婚后两人却很美满。言不许并未像寻常夫婿那般苛求妻子,相反他很是喜欢徐宜,愿意接纳她的一切,即便是打猎这门为众人所不齿的营生。

由此他的妹妹便记恨上了徐宜,见人便说是她抢走了自己的夫君。

……

卫良书起身应好,将徐宜送至了宅门口。她出落得愈发漂亮了,乌发黑眸,脸颊因着香火的缘故变得红红的。穿着一身青色的衣裙,颈前的襟口微微泛白,衬得人素净美好。

她张口又说了句:“请卫公子节哀顺变。”

“好。”卫良书应。

她的神色依旧素净沉静,看不出半分纰漏,可就是令人觉得很不对劲。就像是蒙上了一层纱,整个人都带着一层灰扑扑的阴影。

原本不是这样的。是永光十一年她的夫君死后,她才变成了这样。明明带着笑意,却又不像在笑。

没有人比她更淡漠更无情了,自言不许死后,她不会把任何人真正地放在心上。她前前后后找了三个情郎,而他恰好就是最后一个。

快要成婚的时候,她弃了他。新婚那日,她看着他惊愕的样子没有半分动容,只微微皱起眉目,对他说自己要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了。

他后来才知道,徐宜所说的那件重要的事情,是砍断一个屠夫的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