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陈云璃留在铺子里,祈祉带着陈云珺和小九出了门。
县衙在城里正中的位置,离这里并不算远,三人不紧不慢地顺着街道走了没有多久,便来到衙门前。
时辰尚早,县衙门前的街道上偶有三两行人经过,显得一派清冷。
门前没有衙役值守,祈祉领着两人走到边门旁。
衙里守门的老翁听到外面有动静,颤巍巍地探出身子来。
他朝三人看了一眼,见祈祉她们很是面生,便嘶哑着声音问道:“几位来此是?”
陈云珺上前一步,举起陈云璃之前从铺子外墙上撕下来的那张文告,将写了字的一面对着老翁,客气道:“老伯,烦请通报一声,我们是看了官府告示,来给家中奴隶录籍的。”
“录籍?”老翁疑惑地念叨了一句,眯着眼睛对着告示上的字迹和落款细细看了一遍。
“是大老爷的印,”他缓缓点了点头,侧身将门让开,“老爷们还未上值,你们且先进去等一等罢。”
“多谢老伯。”陈云珺道了声谢,收起告示。
待老翁回了门房,她转身小声朝祈祉问道:“殿下,人还没到,咱们先进去吗?”
祈祉抬头看了眼天色,确实还早。
她原想着来的早一点就能早些完事,趁着太阳还没那么热的时候,尽早回去。
现在看来多半是不可能了。
既如此,她们自然也不用急着上门。
想通此节,祈祉朝两人道:“先回去吃早饭,一会儿再过来。”
三人回到店里,简单吃了顿早餐。
祈祉回房补了个回笼觉。
陈云珺跑去斜对面的茶水铺子听了会儿闲话。
小九收拾完桌子,甚至还跟着陈云璃练了一套拳,换了身衣裳。
三人这才施施然地重新前往县衙。
再次到衙门前的时候,这里已经比早上热闹了许多。
街上行人来来往往,不时有人从县衙内走出,有说有笑的从三人身边经过。
祈祉领着小九和陈云珺登上门前的石阶,直接走到正门外。
门旁值守的衙役上下打量了一眼,见有着水蓝长发的小九腕上绕着一条细绳,绳子另一端被祈祉握在手中,便朝门里挥了挥手,将三人放了进去。
祈祉和小九都不是第一次来县衙,陈云珺此前调查钱虎的时候,也是经常在夜间光顾此地,因此三人进来后,不等杂役上前问话,便熟门熟路的穿过游廊,寻着小路绕过花池,到了户房外的一小片空地上。
空地上人不少,瞧打扮多是大户人家的管事,每人身后都跟着数量不一的各色奴隶,正依次上前到户房门口临时搭建的桌案旁向书吏报备登记。
书吏记录的速度很快,未过多久便到了祈祉她们。
陈云珺取出书契,上前放到桌案上。
书吏扫了一眼,又抬头看了看站在祈祉身后的小九,然后在册子上抄下两人的姓名。
写完后,他拿起书契还给陈云珺,朝三人道:“好了,进去罢。”
祈祉带着两人进了门。
户房前院的衙役见有人进来,上前几步,伸手就要去扯祈祉手里的绳子。
祈祉不动声色地将手腕偏了偏,躲开了他的手:“不劳烦差爷,请带路便是。”
衙役收回手,脚下却没动,反是一脸古怪地看着祈祉,提醒道:“县中录籍需大老爷一一过目,一时半会的可弄不完。”
他说着指了指一旁正在往外走的两个家丁模样的下人:“你瞧他们,都是将府上奴隶先寄存在此处,过几日在来领回去。”
听到他这般说,祈祉身后的陈云珺好奇地探头朝两人望去。
祈祉拉了她一把,然后朝衙役点了点头:“多谢差爷相告,我们回去也无甚要事,在此等上一等也无妨。”
说罢,祈祉悄悄握紧手中的细绳。
衙役也是一时好心劝上两句,见她都这般说了,自然不会再多言。
他领着祈祉几人从一旁的月亮门穿过,到了户房后院,这里比之前院还要宽敞一些,院子一侧的厢房外,正有个高个子的衙役带着几个奴隶往里走。
“几位且在此候着罢。”他指着厢房的方向,朝祈祉道。
“多谢。”祈祉道过谢,衙役便转身离开了。
三人到了厢房门外,正要进去,刚巧赶上方才送奴隶过来的那名高个衙役出来。
两方错身而过时,他朝祈祉看了一眼,面上露出疑惑的神色,待看到跟在祈祉身后的小九后,疑惑瞬间化作惊讶。
“等一下。”他转身拦住三人。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他问道。
祈祉几人此时已经进了门,听到有人喊她们,齐齐转过头来。
陈云珺等了片刻,见祈祉不欲作答,便接过话茬道:“自然是从那里进来的。”
她说着,抬手指了指院墙角的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