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的这部剧叫《琴音》,和剧里的琴师名字同音,那琴师名唤秦因,将军叫做萧顾州。
二人初遇时,萧顾州刚打退了匈奴,班师回朝,在回京路上歇脚时,遇见了出城修琴的秦因,当时秦因向试试琴是否真的修好,音色是否有变化,就弹了一曲。
琴声把不远处的萧顾州给吸引,在上入军前,他也是爱听琴的,只是后来上了战场,在边关一待就是三年,三年未听到中原的琴声,实在想念,现在听着有人弹琴,且弹得比以往他挺好的人弹的还要好听,不免好奇。
秦因坐着抚琴,待曲终他才抬头,发现面前竟多了一位身着甲胄的。
看着对方那身过于严肃的甲胄,秦因也被吓了。
萧顾州急忙道歉,并解释自己并无恶意,是琴声将其吸引来的,还夸奖他的琴弹得很好。
秦因道了谢,因为还得继续回去弹琴,所以不能再次待太久,和人道了别。
萧顾州见他慌忙离开,自己未留下对方名字,他想与人结交。
他让人去查京中何人琴技高超。
这一查才只对方是青楼琴师,他从未踏足青楼,但又实在想听琴,就破例进了青楼,一掷千金得与秦因一屏相隔,近距离听琴观人。
秦因弹琴真真弹他心里去了,极想将人赎回府中日日听琴。
可又觉着太过孟浪,过了好些日子,与人熟络后才开口提起。
秦因觉得对方是个懂他琴意的,但又怕自己在青楼的身份连累到将军,拒绝了好些次,最后萧顾州与他说:你当真愿意弹给这些个只贪红尘不懂音律的俗人听吗?
来这儿的人基本上都是为了胭脂俗粉而来,而他的琴弹得再好也只是为了给舞妓伴乐,实在不忍被如此糟蹋,便应下。
赎了身的秦因进了将军府,萧顾州为他寻遍天下琴谱曲子。
两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便是一人抚琴一人舞剑,相处下来关系胜朋友知己。
本以为会一直如此,可一年后,边关匈奴再犯,萧顾州不得不在赴边关,陛下下令此去必铲除匈奴,收复失地。
临行前夕,秦因为他弹了一曲,祈愿他能得胜而归。
可萧顾州知道,匈奴现已和之前不同,而且陛下欲收复兵权,他此行恐难平安归来。
在出发前,秦因不愿看他离开,就独自坐在自己院中抚琴,可萧顾州想再见他一眼。
他站在秦因面前,就好像他们初遇时那样,听他弹完。
萧顾州半跪在秦因面前,轻抚着他脸,看着他眼睛:“若我此行能得胜而归,我就回来娶你,我们离开京城。”
秦因看着他,眼眶泛红:“我等你。”
此战打了半年,萧顾州一路厮杀,在收复最后一座城,胜战后,站在城墙上,手中的剑还滴着血,他银色甲胄早就被染红,脸上也溅了不少血渍,他望着京城的方向。
“我胜了……”他受了太多伤,单跪在地上。
他胜了仗,却没命回京,掉着最后一口气,双腿跪地,将剑放在一旁,看着腕上红绳,双手抬起:“这一拜,就当拜了天地……我娶,娶了你……”
他拜下那一刻,实在没了气力倒在血泊中……
半月后,匈奴已灭,失地被收复的大好消息传入京城,伴随着的还有萧顾州的尸骸。
那一日,满城痛惜萧将军。
那夜,秦因知晓萧顾州死讯后,穿着早就准备好的喜服,坐在院中,弹了《安魂曲》,曲终他起身,朝中边关的方向,做了和萧顾州一样的动作。
“我也算嫁你了,下一世你别在做将军,做我的琴医,你为我修琴,我独为你抚琴。”
将军府办了白事,明明死的只有萧顾州,却摆的两副棺材,原来是那夜,秦因将琴弦扯下,自尽了。
曲终人也散,弦断就当他去赴约了。
就这样,他们的结局不太好,但双死即HE,他们也算圆满了。
江筵郗讲完了,他却没等到夏暮岁的声音,转头去看,才发现对方沉默着,在思考。
“在想什么?”
听到他问话,夏暮岁才回过神,转头看着他:“为什么不早点成亲,偏要等到战胜后,如果早点成亲,至少双方都没有遗憾。”
“古代与现在不同,男子与男子成婚从未有过先例,而且古代思想比较封建,知己已经是他们在男子之间能找到的最好形容词了,如果萧顾州很早之前就与秦因成婚,百姓会忘却他的丰功伟绩,转而唾骂他,同样朝中人和当朝天子也会拿此做文章,他也是想保护秦因,所以才最后说待他得胜,就离开京城与秦因成婚。”
他们的结局太难受了,夏暮岁不知道该怎么平复心情:“可结局太意难平了。”
怎么觉得夏暮岁怪怪的,是omega太敏感,才容易哭吗?他好像听到哭腔。
江筵郗将剧本放在旁边,凑近去看夏暮岁,眼眶红了,但没哭。
“需要抱抱吗?我释放点信息素你可能会好一点,别去想这个结局,你就想下一世他们肯定会再相遇,平安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