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学年大榜上看见陈旧的名字时,是狄冶正好瞄到位于他妹妹名字下方的位置。狄新儿,陈旧。
如同反义词一般的存在,列在“进步之星”的红纸上。
从警察局到家再到学校几边跑的日子里,凡是狄冶到过的地方大家都离他远远的,哪怕是平日里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弟,说话也畏畏缩缩了很多。
狄冶不在乎这些,他在学年大榜前面站了很久,快把狄新儿的名字看穿。原本该妹妹自己来看的,现在她再也看不到了。
“忙活了这么久只有进步之星而已啊......”不知什么时候身旁站了个女生,她手指着红纸缓慢往下划,最后停在了刚刚看到的“陈旧”的名字上。
“还好啦,难道只是进步之星,就不能写进信里了吗?”另一个女同学应该是陪她来看的,她看了好几眼一边的狄冶,一直在扯陈旧臃肿的羽绒服袖子,提醒她快走。
然而完全沉浸在写信内容的陈旧分不出一点注意力出来,她不知道狄冶此时正盯着她看。另一个女同学被狄冶的眼神吓得发毛,随便找了个理由先离开了。
直到上课的预备铃声响起,陈旧才狠狠地叹了一口气,转身往教学楼的方向跑过去。
就像偶像剧和言情小说的老套情节那样,狄冶的确因为这个从始至终没有在意或者害怕的自己的女生的态度,对她产生了一点兴趣,但不是那方面的情感。
反而是一种久违的亲和。
这节课是自习课,哪怕上课铃声已经响了,班里还是有些说悄悄话的动静。
“你们都听说了吧?初三那个狄冶,居然拿刀捅了人啊,捅的还是离我们不远的高中的一个高三学生。”
“听说了听说了,不知道是什么深仇大恨,虽然狄冶平时是挺招摇的,但他和高中学生也没啥关系吧?”
“对啊,最多就在学校里或者隔壁初中闹点事,怎么还惹到高中生了,这么突然。”
学生时期,初中和高中之间似乎有一条天然的分水岭,就算只有一场考试将它们划分开而已,就算初三和高一也只不过隔了一年,但这样的跨度还是会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距离感,饱含着期待和惧怕,还有向往。
所以大家即使是怕狄冶的,却也因为他惹了高三的学生,而充满好奇色彩。
但陈旧尽力将这些窃窃私语隔绝在外,她正对着自己课桌上彩色的信纸发呆。
考上初中之前,陈旧经常拿外婆的按键手机给妈妈发消息,毕竟外婆说过,爸爸妈妈只是出去打工了,那自己给他们发消息,他们也还是会看的吧?
陈旧不知道妈妈有没有看完她发的每一条消息,因为妈妈很少回复,每次回复的内容也不多,可陈旧还是坚持不懈地发。直到有一次,陈旧没话找话,说外婆的手机用了好久,按键都不太灵光了,所以自己是很用心也很用力地在给妈妈你发消息,如果看到这一条,可以回复自己一下吗?
几乎是低姿态的恳求语气。
过了几天,妈妈应该是为了鼓励她好好学习,许诺如果她能考上市里前三的初中,就给她专门买一部新手机。
陈旧的初衷并不是想要新手机。不过这样也好,有了新手机,就不用每次都找外婆借手机了。
「好的妈妈,我会努力的。但是,我可以要一个你的收信地址吗?在考上初中之前,我写信给你吧,这样我也少用手机专心学习。」-陈旧
写信的话,就不用总想着外婆的手机里妈妈是否有回复,也不用在等了很久妈妈都没有回复后感到失落。
因为妈妈很忙,一定没有时间提笔回信的。
陈旧的童年时光,就是靠这样的自我欺骗来自我安慰,把所有的期待置于高阁,在无法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样坏情绪也无法找上门来。
妈妈的确从来没有回信过,但是她曾在陈旧考上市里排第三的初中后,兑现了送新手机的承诺。所以陈旧误以为,自己有一定学习成绩的时候,妈妈就会回应自己。
而上学期的这次期末考试,陈旧本以为自己的成绩还不错,比之前好了很多,可以给妈妈写一封自豪的信时,却被学年大榜当头棒喝。
她是进步了很多,可其他同学也是,所有人都拼了命地往前挤,毕竟要过个好年。
所以陈旧并没有进入年级前二百,也就没有出现在优秀学生那一栏,只得到了一个“进步之星”的奖,一个烂大街的安慰奖。
一时之间,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写这封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