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瞧着不像,他心里精得很。”林黛玉说着用手指戳她的脸。
“姑娘,你怎么帮着他说话?”雪雁嘟着嘴,哀怨地看着她。
“哪里有,你一个人傻也就算了,若是都傻,这日子还怎么过?”林黛玉笑着朝前走,没等雪雁开口就看见几个壮汉围着一个女子,那架势好像有一场大战。
“你们再不让开,休怪本姑娘对你们不客气!”
那女子貌美,说话带着北方女子特有的彪悍,这种彪悍若是放在其她女子身上便极为违和,但这女子却浑然天成,越是彪悍越显得她美不可言。
“老爷说了,小姐今日不能出门。”
“我爹说什么你们就信!”那女子鞭子一甩,站她右侧的几个男子应声倒地。
“回去告诉我爹,我就是去街上买把剑,一会儿就回去。”女子眼神犀利,逼视着那几个壮汉。
那几个壮汉不敢再上前,只有一个带头的说:“那小姐你早点回来,莫让老爷担心。”
“赶紧滚!”
女子手一甩,鞭子就听话般回到她手上,看得林黛玉心头大喜。
许久没有活动拳脚,林黛玉浑身都是劲儿,忍不住上前。
“姑娘好鞭法!”
女子回头看见林黛玉,笑着说:“怎么?你也习武?”
“略懂一二。”
“看来是同道中人。”女子对林黛玉来了兴趣,“在下张丽娇,敢问姑娘芳名?”
林黛玉见对方如此坦率,大方回道:“林黛玉。”
“看你不像是北方人。”张丽娇将手里的鞭子别在腰间,利落地拍拍手。
“我来自姑苏,来这里游玩,不知这曲周有何好去处,还望姑娘指教。”
“甭客气。喊我小名娇娇就行。”张丽娇豪爽。
“娇娇。那你喊我玉儿。”
俩人一来一往,你喊我娇娇,我喊你玉儿,不一会儿便熟络起来,仿佛原本就认识。
“既然到我曲周,那就我做东,请你们到曲周城最好的馆子吃饭去。”张丽娇说着便带着她们朝城里走。
这曲周城倒是很大,相比长流县还要大,四周环山,一条曲水穿城而过。
三人沿着曲水往前走,不一会便听见叫卖声。
“糖葫芦!”
“煎饼!”
“射箭了!一个铜钱一次!”
“卖剑卖剑,一两银子就能买一把好剑!”
张丽娇听见“卖剑”二字便走不动道,拉着林黛玉就去那卖剑的摊上。
“姑娘,来把剑?”卖剑人看着张丽娇。
“你们这剑都这么丑?”
买剑人估计也不是第一次听这么直白的话,笑盈盈回道:“姑娘想要什么样的剑?我们这里都有,只不过地方有限,我今日就带了这些,若是姑娘不嫌弃,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剑画出来,我们照着样子给姑娘打造一把宝剑。”
“还能定制呢?”林黛玉一笑。
“啊?对,定制!”卖剑人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那得多少银子?”张丽娇道。
“娇娇,我替你画。”林黛玉说着便拿起笔墨在卖剑人准备好的纸上一气呵成画出一柄剑。剑身有吉祥纹,剑柄镶蓝宝石,剑尾垂七彩同心结,即使只是黑白图样,也能想象出打造好之后这把宝剑定然光彩夺目。
张丽娇高兴道:“就照着这个打造!玉儿,你真聪明!”
林黛玉道:“好剑配好女,你更厉害!”
俩人在这互捧,雪雁默默把打剑的钱给了卖剑人。
“哎,雪雁怎么把钱付了?”张丽娇反应过来,要把银子给她。
林黛玉一把拉住她:“娇娇,你不是还要请我们去曲周最大的酒楼吃饭吗?这把剑就当是我们的回礼,如何?”
“既如此,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张丽娇一向潇洒,并不计较如此小事。
“那带路吧!”林黛玉伸手让她先行。
张丽娇大踏步往前走,林黛玉和雪雁则不紧不慢一边跟着她走,一边领略周遭风光。
曲周的繁华与姑苏不同。
姑苏是小桥流水人家,灰瓦白墙,吴侬软语,小火慢熬,连桃花糕都是小小一块,温柔乡,小巧而富足;
曲周则是粗中有细,绿瓦红墙,商贾小贩个个大嗓门,吆喝声高亢嘹亮,你一嗓我一吼,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吵架,一块饼都能填报肚子,一盏茶比姑苏一壶都多。
不一会儿,张丽娇停下来。
林黛玉抬眼,看见宽阔的匾额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曲梦。这名字倒是格外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