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能种的也就是南瓜,其他两个还需要再找时间。
南瓜也能做很多,不过这时候的冬瓜也能食用了。北方的冬瓜在夏秋季种植,夏季种植的冬瓜秋季就能收获,且冬瓜喜温耐热,产量也高。冬瓜也有润肺消肿的功效,秋天干燥的时候也适合尝上一口。
冬瓜蒸鸡就很美味。这里的鸡肉取鸡腿肉,把刀沿着鸡腿的底部划一圈,顺着骨头方向切开,顺着刀的方向把肉给剔出来。
剔好的鸡腿肉切成大小合适的块,加入盐、胡椒、葱姜水、一小杯精制酒、姜片、虾粉,搅拌均匀后腌制十多分钟即可。
冬瓜则切成方块整齐码好,上面再撒点盐。腌好的鸡肉平铺在码好的冬瓜上。这时候就能上蒸锅,蒸锅水开之后再整个十分钟左右就好了。
冬瓜也能做茶。冬瓜切片去籽洗净切成块,起陶釡加水烧开后入姜片和冬瓜,焖煮半小时,熄火后再焖煮半小时就可以了。
喝的时候要过滤,尽量把冬瓜里的汤汁给压出来,冬瓜肉也可以食用,不过这个需要密封冷藏储存,不如储存晒干的冬瓜要来得方便。还是适合现做现喝。
这一年的秋天和冬天,刘娞都在忙着怎么安排寿命、纺织的推进、农具的进一步试验,没怎么折腾美食。
墨家砸了那么多钱之后,终于对农具有了进一步的想法。直辕犁对汉朝来说也是一个先进的想法,但刘娞还不满意,她记得历史书上的曲辕犁,虽然她不知道弯曲的是哪个部位。但确实是在直辕犁上进步而来的,直辕犁有了曲辕犁还远吗?
时间有时候过得很快,刘娞再回过神来,她已经十岁了。
这一年,红薯和南瓜都将迎来丰收,已经储存了一年作物的武帝终于按捺不住他的雄心,让卫青和霍去病出兵了。
出兵,对于一个蒸蒸日上的王朝而言,并不是什么难做的事,向来上层的意志与庶民无关,三六九等的阶级不会让人觉得庶民的重要性。
刘彻之所以按捺住不出兵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将军。
卫青和霍去病出生外戚,被刘彻慧眼识英才发掘。他对李夫人的兄长也曾寄予厚望,可惜能顺着皇上宠爱高升的也可能不是贤臣而是佞臣。
前世,太初年间,卫青已经去世,刘彻让李广利带兵进攻大宛。这一年他五十三岁,卫青去世已经两年,离他颁布《求贤诏》已经一年了。
不过这会儿,卫青还活得好好的,刘彻也还没接受人生重创。禀性难移的君王没有年近花甲的颓唐,也还像狮王的首领一样,威风凛凛的兽爪之下是赫赫威名的王师铁骑。
郊外,刘彻对着他信重的将军再次送别,匈奴已经被打怕了,但西域也还没有认清现实。
军队庄严肃穆,军汉也大多坚毅雄壮,出关的长队也化为一条出门的黑爪龙,目光锁定,西出大宛。
卫霍出城,刘娞也想去看。送亲的百姓围得满满当当,刘娞也知道伯父和舅爷也去了。她坐在马车上,仗着高处,还能看得见一部人的面孔。
刘娞不懂军事,但也难免被这气氛感染。她的心里也多了些感伤。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这不仅是强汉的霸气宣言,还是处于上扬势头的华夏文明的声音。
开疆扩土往往意味着伤亡。
刘娞能做到的就是努力把救荒的良种交给刘彻,对陛下加以影响,能做到让百姓失去青壮年的人家活下去。
出征的时候已经快秋天,秋天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