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和女郎去了上林苑的马场。”那寺人回。
“同去的有何人?”刘据想起上林苑不止是刘彻游玩消遣的地方,还养着羽林军,有军营。这两孩子可别走错地方了。
“霍郎君和平阳侯带着去的……”寺人回完话汗都出来了。冠军侯和长平侯还在呢,他多说一句不好的话,不是把这两尊大佛给得罪完了。
“嬗儿这小子皮的很,是臣疏于管教。请陛下好好罚他一顿,让他长长记性。”霍去病和卫青在这,当然也是和刘彻汇报边境之事。
大汉幅域辽阔,和匈奴、卫氏朝鲜、南越都有接壤。南越已经是旧皇历了,匈奴虽然也被卫青和霍去病打怕了,但小规模的骚扰还是避免不了。卫氏朝鲜,那是个跳的高的小兵,前几年是没把它放在眼里,才让它膈应这么久。这下也该好好打扫屋子了。
“嬗儿像极了你,当初仲卿在军中操练,你不也想着去?”刘彻很喜欢霍嬗,霍嬗让他想到从前的霍去病。
“臣断没有这般行事。”霍去病当时的情境又跟霍嬗不一样,他十八岁就打出名头,就算好奇军营也很快从军了。哪里和霍嬗一样,在上林赋去撩刘彻的虎须?
“仲卿你看,去病还急了。”刘彻随性而为久了。少年时御车压到农人的稻禾,他也能谎称平阳侯赔钱走人。除了被太皇太后压着那几年,等儿子心焦那几年,他这辈子还挺顺利的。
现下霍去病和卫青的寿命也在刘娞的奋力打工下,还能保持一定的延寿速度。刘彻也没机会吃他们去世之后对匈奴的败仗,把江山弄得险些难以为继。
“启禀陛下,皇女孙处有信来。”正说着霍去病的糗事,有舍人传来最新消息。
刘彻打开竹简,上面把刘娞发现马鞍的改进想法一一道来,只最后才用几句话解释了江充和御道之事。
刘彻看着马鞍的构造先是一喜,看到竹简末尾那几句话后,又抚案大笑:“阿娞这孩子,给朕好一份大礼。都快看看。”
“这等马具已经制作出来了吗?”刘据骑术熟练,对马具也经常用。他看刘娞描写的样子不像是还把这种马具放在设计层面。
“确实也差不多了。”刘彻早年研究匈奴,对马具这块也有记忆。此时的马鞍也已经相当接近高桥马鞍的雏形,只是还没有和马蹬联合起来。
刘娞一观察马场道马具,就发现现在的马鞍其实也有两头翘起的样式,加厚的样子也符合“高桥马鞍”里的“高”。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马鞍,而是马蹬。
她本来是想上马尝试一下骑马,但是发现没有放脚的地方,只能用大腿夹/紧马腹。
她一提这个想法,曹宗才让木匠给它做出来,这就算是完成了一个基础品。
木头做的马蹬其实不太实用,有点太重了。还是刘娞和刘进脑回路一致想到“铁”,只是要两个半圆环能卡住脚掌就行,这可比木头要轻多了。
可惜这儿的铁匠不敢给他们打这玩意,还是刘娞拆了一条备用的衣带才给它勉强组装好的。
这会给它往马鞍上一挂,连刘进都能在上面坐稳了。
这会儿,新组装好的马具给这些小子试了一圈。刘娞才把后来才想到的改进想法,连着这些使用感受附文,才跟前脚就送过去的全木头马蹬叉开时间送给刘彻。
这种给使用物品附文的方式一目了然,跟实物衔接也很紧密,让刘彻觉得比较新鲜。
新鲜上头的陛下一以贯之他的行为方式,当直播间榜一,打赏蹭蹭蹭往外流。
与此同时,当天晚上,刘娞就在系统的影响力结算里看到了自己的成果。